尊龙凯时

位置导航: 首页  >  生涯  >  活法
贫困生和她的助学妈妈
2013年12月25日 18:25   泉源于:尊龙凯时   作者:翟瑞龙 俞春华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马志华是仪征化纤的一名员工。一连12年捐助甘肃省贫困县贫困女孩高艳念书。2012年,她成为“感动石化”30名候选人物之一 。

尊龙凯时登录首页(中国)官方网站

  仪征化纤怡景半岛旅馆剃头师马志华,一连12年捐助甘肃省贫困县女孩高艳念书,终于帮高艳圆了大学梦。她的事迹让她成为2012年“感动石化”的30名候选人物之一。

  啼声“马妈妈”

  2012年元月,甘肃天水师范学院生物系大三学生高艳在学校组织下,使用寒假到苏州打工。打工竣事后,2月18日,她从苏州来到仪征化纤,寻找从未晤面、捐助她上学12年的马志华一家。

  晤面时,高艳与马志华及其女儿周萌牢牢拥抱。高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当高艳看到马志华家也并不富足时,她强烈要求叫马志华为“马妈妈”,马志华也兴奋地认下了这个女儿。高艳说:“是马妈妈一家用爱心改变了我的人生。我以后要继续考研,结业后当一名人民西席,将马妈妈的爱心传承下去,让更多的贫困学生受益。”

  在仪征化纤的三天,马志华一家带着高艳旅行了仪化厂区、生涯区、结对助学的仪化第三小学等。临行之时,马志华又送了高艳一些衣物,并赠了小高一个大红包。

  “别问我是谁”

  在甘肃会宁县头寨镇西南的一座大山顶上,有一座石碑,已经竖了17年。岁月流逝,但没有消磨掉石牌上的仪征化纤的标识和“龚学,向您致敬”的字迹。

  马志华捐助高艳上学的故事,要从17年前一张无法投寄的明信片提及。1996年年底,头寨镇中湾小学校长冉树苍给“仪征化纤一职工龚学”寄来一张明信片。附言上写道:“龚学是在寓目了东方电视台《黄土高坡一校长》后,捐助该校500元,因地点不详,故请查找,以表心意。”公司收发室冯师傅多方查找,均无此人。

  冯师傅意料“龚学”是假名,意为“供学”,于是没有按老例将明信片退回原地,而是在《仪征化纤报》登报寻人。不久,“龚学”回了一封“别问我是谁”的信。他在信中写道:“我没想到冉校长会回信或回信没人收就算了,万没想到你们还在寻找。” “龚学”在信末强调:“不必再找我了!”

  “龚学”的回信见报后,在仪化和头寨镇中湾小学爆发了较大回声。由于“龚学”不露面、不回信,寻找断了线索。

  1997年六一前夕,中湾小学全体师生给仪化寄来了一面“仪征化纤公司:两个文明建设之楷模”的锦旗。公司党委向导指挥:“龚学”精神值得宣传、弘扬。为此,《仪征化纤报》刊发了锦旗照片和谈论员文章《“龚学”精神的启示》。“龚学”如一个谜,在仪化、在贫困山区留下了感人至深的故事。

  续编“爱心链”

  1998年“六一”前夕,经原仪化教培中心研究决议,仪化第三小学与会宁县头寨镇中湾小学结成“手拉手”学校。两校在开展教研教学信息、课内外各项运动交流和开展“手拉手”相助等方面开展运动。

  运动开展后,仪化第三小学每个班对口资助一名品学兼优特困生,全校师生还捐书为中湾小学建设了一个“小主人手拉手书屋”。别的,也有学校西席、学生家长以“一对一”的方法,“传‘龚学’接力棒,助老区小同伴”、一双双温暖的手、一颗颗火热的心、一封封真切的信,跨过千山万水,续编“爱心链”。

  2000年冬天,10岁的周萌下学回家,对马志华说:“妈妈,学校组织结对助学,我也要资助一个小朋侪。”马志华回覆:“妈妈支持你的想法,让我们一同把这件事做好。”

  在一份先容贫困学生的名单上,高艳的情形先容引起她们的注重:女,11岁,四年级,学习效果优异,全家务农,没有其他收入,爷爷奶奶终年患病,欠债许多,面临失学危险。

  马志华与周萌爸爸说:“你少抽点烟,我们节俭一点,就能资助和改变一个孩子的运气。”汇款的那一天,天下着雪,千里之外的一个山里娃还不知道,一个盛意姨妈和妹妹的决议将改变她的一生。

  允许重千金

  马志华每年两次汇款,逢年过节还寄一些衣物和学习用品。马志华经常写信、打电话给高艳,告诉她只有知识才华改变运气、改变贫困。

  在12年的助学路上,马志华的家多次遭遇变故:父亲过世,母亲重病缠身,公公婆婆也终年卧床不起。因单位减员分流,她自己也一度轮岗离岗。恋人的一次车祸不但花了她家的所有积贮,并且留下一些债务。可是,她资助高艳的信心和允许从未摇动过。

  马志华说,刚最先资助高艳,只是想作育女儿的爱心,厥后感应这是一份责任。每当看到高艳优异的学习效果单时,再苦再难我们也要把这个孩子资助下去,让她定心地上学。那年孩子爸爸手术费借了许多钱,我们全家春节的时间没有买一件新衣服。可是,我给高艳寄去了学费和两件羽绒服。

  冬去春来,高艳考上会宁最好的中学县一中。可是,高艳第一次高考不尽如人意,考上的是三本学校。高艳哭了良久,以为对不起马志华一家。

  马志华又勉励她不要气馁,说:“没有关系,我们再来。只要你坚持念书,我们一定资助究竟。”马志华从书店购回一些学习资料给高艳寄去,并资助她复读一年。第二年,高艳终于圆了大学梦,乐成考取甘肃天水师范学院,成为他们村里走出的第一位女大学生。

  “书信”传亲情

  12年间,高艳给马志华一家写了许多书信,汇报学习情形和家庭转变等情形。

  “周萌妹妹:姨妈写的信收到了,本学期的学花钱收到了。外公一直有病,家里很主要,并且还要给我寄学费,给叔叔、姨妈又增添了一些肩负,我真的不知道怎样谢谢你们全家了。我一定会尽最大的起劲学习,用优异效果往返报所有体贴我的人……姐姐高艳2007年3月19日。”

  “姨妈:天水这里的水特殊好喝,空气也特殊好,我们学校里的饭菜也特殊自制,我一天有5元钱就够了,前一段时间我申请了助学金2000元?上卵诰偷搅,这样我下学期的生涯费就够用了。大学挺好的,若是自己学习突出学费和生涯费自己可以挣够。姨妈就不必担心我这边了,我一定会尽自己的所能做好一切我应该做的事情。您一定要注重身体,事情时间也别太劳累了。高艳 2009年11月8日。”

  “姨妈:我这学期课很少。除了预习课外,我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图书馆里边。对了,这双鞋是我妈妈亲手做的。布鞋炎天穿上惬意,对脚也好,是给外婆做的,也不知道合不对适,颜色不太好,希望外婆能喜欢。高艳 2010年3月14日”。

  凡人马志华

  马志华上班认真敬业,获得美容美发师证书。她效劳热情,凭证客人的身体特征设计发型,客人十分知足。外地客人询问外地的特产、乡土人情,她不厌其烦,详细先容。

  马志华在家里是贤妻良母,恋人曾是仪化热电生产中心高压班班长,经常加班加点,多次获得仪化五一立功奖章。为此,她肩负了更多的家务,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恋人的事情。

  马志华在社区当好调解员,自动担当楼栋小组长。多年如一日,为社区发通知、填表格、治理周边的情形卫生。一次,全家人正在用饭,有一对伉俪在吵架。她马上放下饭碗,赶到这户人家做事情;乩词币咽巧钜,肚子直饿得咕咕叫。

  马志华常说:“爱岗敬业,对得起自己的事情;友善待人,对得起自己的同事;知礼遵法,对得起自己的家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多做善事的人,心胸最坦荡。”

  责任编辑:艾 宏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运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