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许多政策自己没有问题,是在操作环节泛起了问题。应该从增强羁系入手解决问题,而不是因噎废食。
供图/CFP
这场引起海内外关注的惊天大案事实会以何种方法收场,没有人能够预料。不过,舆论可以预料的是,此次针对中石油高层的大规模“视察”源于糜烂。坊间对他们开罪的详细缘故原由多有推测。让人担心的是,各生齿中有糜烂嫌疑的各个环节,是否会因此案受到影响?又将受到怎样的影响呢?
“低品位”承包不会因噎废食
坊间舆论推测,糜烂的环节之一是低品位油井承包。
“低品位油井承包有其历史配景,它对油田的生长施展过起劲作用。以是关于这个步伐与其爆发的糜烂,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中国石油大学一位不肯签字的专家谈到。
1997年12月,准备外洋上市的中石油为降低勘探和开采本钱,将旗下13个“低品位油田”区块举行国际招标,追求外资石油公司相助开发。不过,由于地质条件重大、开采本钱高、投资回报率低等问题,以及大都外资石油公司不顺应中国的投资情形,造成大部分相助区块原封未动。2001年以来,数家外国石油相助者相继从相助项目中退出。到2004年,撤资征象抵达岑岭。外资在中国投资石油上游营业的障碍和退出,成为海内民营资源进入石油开采上游地带的天赐良机。于是,一批披着“外资”外衣的民企最先纷纷进入这一领域。吉林油田群集了41家民企加入“掘金”。
虽然,凭证我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规则的划定,国家对石油资源的开采具有排他性,私人资源不可介入。但事实上,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地方以致中央政策明确支持海内私人资源介入。
对此,油田有自己的解读。
“低品位油田承包政策对吉林油田的情形是较量适合的。吉林油田区块散,有的区块不到一平方千米,面积太小,国有企业没法上,把这一部分对外承包,效果意义最终体现在产量上,吉林油田五分之一的产量都是它们的收获。”吉林油田一位事情职员告诉本刊记者。
在终年关注低品位油田的中国石油咨询中心专家查全衡看来,民间资源加入“低品位”油田开发简直应当勉励,这不但有利于“低品位”油气的充分使用,并且有利于开拓新的勘探领域,关于包管国家能源清静大有裨益。
以承包吉林油田大安北区、莫里青区块和庙3区块的MI能源公司为例,在东北的钻井总数已达121口,其中包括11口注水井和2口水平井,现在产量已经抵达百万吨左右。这些产量会计入吉林油田的总产量。以是,油田人士以为,低品位油井承包的利益有:一是加速资源动用,提高产量;二是提高企业效率;三是解决油田子女的安顿和就业;四是带来好的社会效应。这些都是外地政府支持的。
石油人一经艰辛斗争,创下绚烂业绩,以后也将云云。
“中石油、中石化放弃勘探开发低品位油田是准确的,将低品位油田区块对外招标实验特殊相助开采政策更是切合商业理性之举。由于这样做油田可以将资源集中投向高品位区块,从而提高利润率。”商务部国际商业经济相助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体现,“这些谋划战略体现了中石油等巨型国企市场化的前进。新世纪以来,石油自然气开采业本钱用度利润率始终位居天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各行业之冠。这些准确的谋划战略功不可没。”
然而,不可否定的是,重大的利益下面,低品位油井转让不可阻止的泛起了寻租征象。由于石油勘探领域极强的专业性,油企与民企的相助模式一样平常是后者认真勘探和开采的所有投资,前者合资相助部分举行布井和设计开发计划,收入双方举行分成。“一样平常是民企拿八成,油企拿两成。”业内人士体现。记者在某石油城论坛上看到有网民称:“一经有老板承包下一块‘低品位’油田后,第一年出油就达4万吨左右。他一下酿成了亿万富翁。”
石油人一经艰辛斗争,创下绚烂业绩,以后也将云云。摄影/宋学功 屈永志 马永
重大利益成为糜烂滋生的温床。业界一位资深专家告诉记者:“一些油田内部人士对低品位油井举行私人承包,他们也可以将拿到的油井转包给民营企业,当‘二老板’。这样层层转包,使得民营资源挖空心思找关系来获得区块,无形中造成了不公正竞争。”
“若是监察部分在牛市启动之初就加鼎力大举度针对这类环控制订监视规章,增添监察人力投入,以及制订合理定价公式提高着标价钱,压缩中标者不对理暴利预期,该领域糜烂几率必将大大降低。”梅新育这样体现。
那么,此次石油窝案会不会对低品位油井承包爆发影响?
中国石油大学不肯签字的专家以为,这项政策自己没有问题,是在操作上泛起了问题,应该从增强羁系入手,解决问题,而不是因噎废食。此案会对其有短期影响,可是恒久来看,影响不大。事实低本钱、市场化是趋势。
工程手艺效劳市场化无原罪
手艺效劳与工程建设转包被视为糜烂滋生的又一环节。
众所周知,石油上游领域一直是关闭性很强的环节,可是钻井等手艺效劳和工程建设却是最为市场化的运作。
这一改变源自2007年底中石油工程手艺板块的一次大规模重组。彼时,为了改变工程手艺领域效率低下的顽疾,集团公司接纳了“两步法”。一是,在内部举行重组,形成大庆钻探、长城钻探、川庆钻探、渤海钻探、西部钻探等五家企业,突破“一对一”效劳模式,形成内部市场竞争机制;二是为了进一步控制本钱,“中石油提出将钻机台数必需控制在1000台以内。凌驾这一数后,将不给批钻机编号。在这种情形下,集团公司对民企举行有序开放。我们称之为‘引狼入室’,意在激活内部竞争。”西部钻探一位中层治理者告诉记者。
这位人士体现,他们公司在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现在代管了27支民营钻井队。“我们对其举行手艺支持、营业培训,以及清静羁系。凭证条约,民企的钻井进尺要记入尊龙凯时使命。别的,我们对其收取一些代管费。”
记者的多位油田朋侪一致以为,现在长庆油田处在建设5000万吨的大生长时期,是民企钻井队最为集中的地方。凭证预算,在鄂尔多斯盆地打井,一口井预算要1300万元,而其时一口井天天只有1万立方米产量,没有用益。为此,长庆立异5+1模式,并引进民企钻井队,很快就尝到了低本钱的甜头。
“现在,建成一口吻井的投资已由之前的1200万元降至800万元,钻井时间从60天降到20天。得益于市场竞争机制,长庆油田在内部没有新购一部钻机、没有增添员工步队的情形下,形成了一个数万人加入的油气大会战,仅加入会战的中国石油以外的钻井队就达90多个。”前不久,媒体在探访长庆油田苏里格模式的时间,苏里格气田研究中心副主任韩兴刚如是说。
现在长庆已将“市场化”从地面建设延伸到试油、压裂、钻井等高端手艺工程领域。这一模式的开创,让苏里格与长庆油田生长驶进了快车道。
着实,不但仅是中石油,在中石化引进民营企业钻井队也已经成为常态。本刊记者去年在尊龙凯时华北石油局采访时代发明,在建设万万吨油气田的目的历程中,首先困扰华北局的一个难题就是,找不到足够的参建步队,特殊是有履历的正规步队、优质步队;嵴狡舳,华北分公司起劲引进各方实力,最终形成了700多支步队数万人加入会战的大时势。其中,社会步队占到了70%左右,大大降低了钻井本钱。
不过,问题又泛起了。在长庆油田百度吧上,有网友说:“钻前工程,试油工程都让有关系的人承包去了。而我们宽大员工没有生路,从今年的4月到现在一直处于歇菜状态。他们偷工减料,谁能羁系?!”
就此言论,记者致电在长庆油田事情的一位朋侪,她证实了这一说法。“手艺效劳外包简直降低了油田的施工本钱,可是由于苏里格的民企太多,治理上较量乱。为了能够进入这个市场,内里保存一些不对规则的事情,也在一定水平上影响了油田员工的起劲性。”
此次中石油窝案中,一批民企承包商浮出水面。号称中国最大的私营化工EPC效劳供货商的惠生工程手艺效劳公司即是其中之一。据悉,惠生工程公司高管中有近四成来自“两桶油”。其“发财”以来近90%营业泉源于“两桶油”,来自中石油及其隶属企业的收益一度占到公司总收益的80%。统计显示,8月27日中石油糜烂案爆发后,短短四天惠生工程股价已经下挫近30%。而另一家与中石油营业关系亲近的安东油田效劳再跌1.24%。同时,仁智油服、神开股份、深圳燃气及陕自然气等公司对外亮相,澄清公司营业不受中石油高管被视察事务影响。
那么,此次中石油窝案之后,集团公司会不会收紧民企钻井队进入敞口?
西部钻探一名熟悉政策的事情职员告诉记者,现在公司还没有收到此类通知。“我以为,不会由于此次事务收紧这部分市场。民企进入多年已经初具效果。这一领域的市场化关于国企与民企是双赢的时势。唯一要做的是,增强羁系。”他说。
8月26日,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体现,新一届中央政府的刷新力度信托会很强,石油企业将响应招呼,鼎力大举推进市场化,“接待更多民企、社会资源加入到尊龙凯时项目。”
别的,受到此次窝案影响,长庆油田上产5000万吨的目的能否准期实现,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这也是中石油集团向导最为体贴的问题。以是,在9月5日的驻陕企业座谈会上,集团公司总司理廖永远强调:“要凝聚宽大干部职工的战斗力、创立力和向心力,确保长庆油田实现5000万吨油气当量,准期建成西部大庆。”
在长庆油田员工看来,这一目的的完成尽在掌握之中:“去年,我们就完成了知足5000万吨产量的产能建设,今年上半年产量是4300万吨左右,年底实现油气当量5000万吨一定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以后怎样稳产。”
外洋并购需增强监视审计
外洋并购一直是糜烂重灾区,中外企业概莫能外。
据美国官方称,道达尔1995年至2004年向一名伊朗政府官员支付了6000万美元,以获得伊朗境内三处油气田的开采权。为此,凭证与美国告竣的协议,道达尔将支付2.452亿美元罚款,以便从涉嫌违反美国《反外洋糜烂法》的三项指控中脱身。
无独吞偶,随着哈萨克斯坦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全球化的竞争已使一些美国石油公司逐渐损失了对哈萨克斯坦的影响力。为了重新赢得竞争优势,美国公司同样也会掉臂品德底线,大行行贿之术。
其中,2010年美国的贝克休斯石油效劳公司(Baker Hughes)认可通过行贿2000万美元赢得了哈萨克斯坦油田的条约,并从中赚钱。贝克休斯旗下的一个子公司在2007年已经伏罪,并凭证美国《反外洋糜烂法》支付了其时最高4400万美元的罚款。同时,贝克休斯还支付给状师和会计师5000万美元,作为对该公司做内部行贿视察的佣金。
“外洋并购历程中利益运送应该是较量普遍的征象,寻租可能泛起在任何一个环节。这种事儿不是今天才有,也不是中石化、中石油才有,而是一直都有。只是现在中国企业的外洋资产规模太大了,才使得这个问题越发凸显出来。”终年研究外洋并购的中国中投证券投资部总司理张晓东告诉记者,“其中,资产评估是较量容易泛起寻租的环节之一,高溢价估值屡现不鲜背后,通常是为配合上市公司大股东或关联方运送利益。”
不过,在张晓东看来,资产评估方并不是罪魁罪魁。
着实,国资委自2009年最先,对央企的境外资产举行了一系列排查事情,最早一次排查涉及近6000家中央驻外企业和中央企业驻外子企业的境外国有资产。
2011年6月27日,国资委对外宣布了《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视治理暂行步伐》和《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治理暂行步伐》,对央企境外国有资产羁系制度做出了较为完整的划定,明确了央企是其境外国有资产治理的责任主体,其中关于境外企业治理失控、越权投资、内部控制和危害提防保存严重缺陷、未建设境外企业国有资产和产权羁系制度,并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情形,国资委将凭证执法、行政规则以及国有资产监视治理的有关划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只管云云,外洋并购中企业举行利益运送的新闻仍然时时泛起。怎样才华镌汰甚至消除这一顽疾?
张晓东以为,要领有二。一是私有化,二是在外洋并购中,引进第三方增强对国有企业的监视。“国有企业缺乏自力有用的监视机制,主座意志突出,容易泛起糜烂问题。以是,作为国有企业在治理机制上要有好的制衡机制,制度要透明果真,要有自力的审计监视。”他体现。
这一剖析获得了更多人的认同。舆论就以为,以现实可操作性计,在重办中石油糜烂窝案的同时,镌汰和阻止同类窝案再次高频率爆发,现阶段唯一可行的,照旧“打补丁堵误差”,继续刷新和完善公司化央企的内部治理结构。而以政治信仰作为选人用人的第一标准,则是“刷新完善”的第一要务。
责任编辑:刘淑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