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  >  封面故事
新时代 新模范
2014年01月20日 09:47 泉源于 尊龙凯时    作者:吴 清 刘淑菊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在新的时代里,石油企业的模范们在传承铁人精神的同时,也拥有了国际视野、科学头脑等新的特征 。

  文/本刊记者 吴 清 刘淑菊

尊龙凯时登录首页(中国)官方网站

  8月16日下昼,当鹤发苍苍的朱洪昌老人走进人民大礼堂会场时,场内爆发出耐久不息的掌声 。人们争相站起,与这位昔时的“五面红旗”握手,向他体现敬意 。

  朱洪昌的故事石油人耳熟能详 。在“中国梦·劳动美”铁人精神永传承报告会上,朱洪昌却着迷地听起了新一代石油人自己的故事 。在外洋,他们戴着十几斤重的头盔、穿上20多斤重的防弹背心去上班;在下层,初中结业的采油工搞出几十项专利,若是以发明带来的经济效益而论,早该是“身家过亿”……

  整个会场都被他们的讲述感动了 。台下,是“五面红旗”朱洪昌、“科技铁人”王启民、“今世青年的楷模”秦文贵;台上,是李新民等首届“加油中国·传承铁人”十大年度人物 。从昔时“英模”到今天的“年度人物”,转变了的不但是一个称呼,替换的也不但是台上台下 。

  国际视野更远

  首届“加油中国·传承铁人”年度人物之一、大庆油田GW1205钻井队队长李新民现在已是哈法亚项目司理,可是他一直难忘自己在苏丹与发电机较量的日子 。

  那是在2000年,GW1205钻井队第一次外洋打井 。没想到,发电机在海运中被严重侵蚀 。甲方以为开钻限期内不可能修睦装备,要求他们马上撤离 。

  “05队刚出国,一口井还没打,就得卷铺盖走人?”接到指令那天,李新民急得一夜没合眼 。为了实现老铁人“把井打到外洋去”的遗愿,他们当初费了多大时光,才华人到中年突破英语关,第一批拿到外洋打井的资质?

  李新民不宁愿 。他开着皮卡车,冒着流弹袭击的危险,3天跑了上千公里,终于找来一台待修的发电机,牌子跟05队用的一样,只是型号和功率差别,得举行改装 。

  就像影戏《阿波罗13号》中的场景一样,他们一手拿图纸,一手拿电话,让海内的专家?刂傅几淖氨 。在号称“天下火炉”的苏丹,一年中有泰半年地表温度抵达六七十摄氏度,从早到晚都像在“蒸桑拿” 。他们一天喝17、8瓶水,都不必上茅厕,全都酿成汗蒸发出去 ?墒,那十来天,他们只要眼睛能睁开、身上尚有劲儿,就不撤下来,一天睡不上三、四个小时,终于把两台发电机并在一起,准期开钻 。

  可还没等喘口吻,就又泛起了问题:借来的那台发电机,有些部件已经老化,转一会儿就高温不下 。于是,十来小我私家分成四组,昼夜一直地用水管子一直往发电机的外壳和水箱上喷水,资助装备降温 。最终,他们只用17天就拿下了第一口井 。

  完钻那一刻,几个晒得像非洲外地人的东北小伙儿抱在一起,热泪盈眶 。李新民在心里默默地说:“老队长,05队出国打井的梦,我们圆了!”

  第一口井磕磕碰碰地完钻了 。“厥后,我们连打37口水平井,口口全优,创出23项纪录,两次捧回苏丹政府揭晓的最高声誉——钻井杯 。”李新民兴奋地回忆说 。

  谈起外洋事情、学习的履历,李新民可以交流的工具许多 。随着国际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优异员工越来越多地具备了外洋视野 。我国外洋油气营业从1993年起步,一直处于艰辛卓绝的探索之中 。危害较小的地区早被外国石油公司占有,我国企业最先只能从“啃骨头”最先 。更不必说,我们与天下一流的石油公司相比,在手艺装备的先进水平、项目治理细腻化、采购国际化、施工外地化等方面依然有很大差别 。这种差别只能由外洋项目的实验者们一点点起劲磨平 。

  作育一个外洋项目的人才,在国际上一样平常需要20年的时间 。而我国石油石化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验也不过20年 。外洋人才的奇缺,使得我国外洋石油人的事情强度、事情难度雪上加霜 。推迟休假险些成为常态 。险些每一个外洋石油人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原副总裁兼中亚地区协调组组长孙波、尊龙凯时集团炼化工程公司总司理刘家明等高级治理职员,甚至为了“走出去”一心一意,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

  科技含量更高

  “爱思索,爱阅读,

  爱与众差别,爱语出惊人,爱飞速的感受,

  我不是什么模范,我是冯永仁,一个痴迷立异的人 。”

  一度盛行的“凡客体”很适合形貌“加油中国·传承铁人”年度人物、中海油服油田手艺研究院机械首席工程师冯永仁 。在他眼中,自己和其他人没太多差别之处,哪怕已经拥有百余项国家专利授权 。

  可是,别人的观感并纷歧样 。冯永仁的同事兼学生周明高脱口而出:“他太像铁人了!”

  1995年,冯永仁最先了“八臂地层倾角测井仪器”的研制,这项目是国家863妄想的一个子项目 。项目初期,加入项目相助的两名俄罗斯专家以我方科研条件简陋、实验设施落伍、手艺沉淀缺乏为由,终止相助 。外国人不看好,这个项目还能不可继续做下去?

  冯永仁横下一条心:“老外走了,我们自己来 。”他和项目组成员网络有限的相关资料,走访了海内几十家科研院所,绘制了一张张原理图、电路图,使用其时最先进的三维设计软件一遍遍模拟仿真、使用简朴的实验设施对要害手艺举行重复磨练测试 。

  那段时间,冯永仁走路用饭都在琢磨手艺,加班加点习以为常 。他家住在3层,可是好一再回家时,跑到4层去开门 。有一次晚上去加班,妻子让冯永仁随手把垃圾带到楼下,效果他一起拎着垃圾袋到了实验室,三更又把垃圾袋从实验室拎回了家 。

  七年磨一剑,艰辛支付终于结出硕果 。2002年,八臂地层倾角测井仪乐成应用于渤海、东海、南海、塔里木等油田,填补了海内空缺,突破了外洋手艺封闭,使中国海洋石油成为其时天下上唯一掌握八臂推靠手艺的企业 。

  醉心科研,不是非要在科研岗位 。在首届“加油中国·传承铁人”年度人物中,还包括了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辛采油厂采油二矿工人代旭升 。这位油田里走出的发明家告诉各人:“我从自己的生长历程中体会到:开发油田必先开发心田,多采知识才华多采油 。”

  “这是一定的,现在油田开发的难度越来越高,无论油田的稳产高产,照旧炼厂的高质高效,都需要越来越高的科技含量”,中国软实力建设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邓正红说 。

  从侯祥麟到闵膏泽,从裴先峰到代旭升,越来越多的科研人才、手艺主干成为新时期石油工业的先进典范,中石化“青年生长成才典范”人选公示内容多达百名,其中过半就是各领域条理的手艺能手 。

  市场经济骄子

  面临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效益优先”成为石油企业的一个内在选择,越来越多的谋划治理能手、开拓市场先锋正在成为石油行业的先进典范 。

  “加油中国·传承铁人”年度人物、延伸石油兴化公司董事长陈团柱就是这样的模范 。

  2012年3月的一天, 陈团柱出差刚回抵家,得知一家国际著名公司采购司理在青岛港处置惩罚事务,连忙搭乘破晓航班赶往青岛,约见外商 。由于是第一次接触,外商早先只是寻常而谈,可是,陈团柱不厌其烦的向外商宣传兴化的规模优势、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 。他牢牢捉住外商心理,坚决允许:“使用兴化硝酸铵所泛起的一切不良效果,由我们肩负 。”这作废了外商的记挂 。当他无意得知当天是陈团柱的生日时,回国后即发来邮件:“我深深感动于您在生日时代赶赴青岛与我们碰面,您的人格魅力令我们感动,决议与你相助!”

  就这样,短短6小时,在稍纵即逝的机缘眼前,陈团柱捉住了商机 。

  从第一单6000吨硝酸铵做起,兴化公司昔时与这家国际大型公司实现生意5万多吨,并以此为突破口,很快使产品辐射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2年,硝酸铵出口量占到天下总出口的40%,“兴化硝酸铵就是中国硝酸铵”成为国际市场的共识 。同时有用撬动了海内市场,发动兴化产品销售一连三年以10万吨的幅度递增,5年实现的利税,是之前37年总和的1.5倍 。

  这是一个考究效益的年月,没有市场效益就没有未来生长,在这个时代,不是不需要原来的铁人精神的精神激励,只是说得好也要干得好;在这个时代,“降本增效”是包括石油企业在内所有企业的自主最优选择,种种市场强人的模范天空将特殊湛蓝 。

  模范就在身边

  “三人行必有吾师,百步之内必有模范”,石油企业员工历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这句话有着深刻体会 。

  与此同时,作为模范的石油人,也更为淡定 。第41届天下手艺大赛银牌得主、受过国家主席习近平接见的裴先峰就为自己找到了“邻家兄长”的自身定位 。

  2012年头,获得国际奖牌的裴先峰自动提出回到中油一建公司313工程队,投入我国西南地区第一个特大型石油化工项目—四川炼化一体化基地施工建设中 。

  重新回到工地的裴先峰还像刚上班时间一样,吃完晚饭要么在宿舍笃志苦读,要么到焊房勤学苦练 。与以往差别的是,他有时会接受约请举行演讲 。

  在2012年中国石油集团焊接手艺交流暨现场展示会上,裴先峰受邀演示了组合件焊接 。现场观摩的一位青工李斌说:“我看到了什么是国际领先水平,更看到了专家选手生长的背后支付的汗水,只要专心学和受苦练,每小我私家都有胜出的时机 。”

  这也是通常里少言寡语的裴先峰接受种种约请的缘故原由—技校的孩子不少是来自农村,作为一个一经因贫辍学的寒门子弟,他希望用自己的故事和收获,坚定更多手艺路上的青年勤学成才的信心 。

  每到一个学校,裴先峰都绝不保存地先容自己的焊接绝活儿,组合焊怎样阻止层间泛起夹渣,压力容器焊接怎样包管每一条焊缝都不泄露,铝合金焊接怎样避免爆发气孔和穿透……裴先峰边讲边操作,关于学生们不易明确掌握的地方重复树模 。

  “交流竣事后,裴先峰被学生们团团围住,各人都以为他可敬可信可学 。”一位技校先生说,“当不少青年以为上大学是唯一出路,把‘拼爹’看成乐成要害的时间,裴先峰的履历和精神给予了学生们重大的鼓舞 。”

  从事情中来,回到事情中去 。裴先峰的人生选择与目今的许多模范人物一样 。他们没有被声誉迷花了眼镜,而是选择成为人们身边的模范 。

  模范的实力是无限的,而身边模范的实力尤为重大 。没有身边模范的实力作为基础,外部模范的实力就不可获得充分验展 。

  “这样的模范,才华真正感动别人,才华在我们心中扎根,对我们起到树模作用”,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评价说 。

  当模范从遥不可及逐渐走向尊龙凯时身边,当模范从作品来到我们鲜活的生涯,员工们学习模范身上实着实在的优点,扬长避短,相互学习赶超,这或许才回到了树立模范的初志 。

  责任编辑:刘淑菊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运动 更多
杂志订阅
【网站地图】【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