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炼化
【炼化】“协调”治理的受益者
2014年11月10日 09:00   泉源于:尊龙凯时   作者:张太亭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独山子石化公司乙烯厂通过“协调”治理,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员工责任感 。

   文/张太亭

尊龙凯时登录首页(中国)官方网站

业余时间来一场自行车角逐,既磨炼了身体,又相同了情绪 。 供图/张太亭

  走进独山子石化公司乙烯厂仪表车间乙二醇、甲醇维护班,抬眼看去,一组组定格的画面,彰显出班组合谐、向上的气氛——墙上挂着青年文昭树模岗、操作树模岗、清静树模岗、最佳文显着星员工声誉展板,乙二醇装置操作室大门扑面鲜红的展板上贴满了年度获得各级声誉的员工照片,甲醇装置办公楼楼梯间扑面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几个大字,办公室里电脑屏幕 ;ぴ蚴且徽耪旁惫ぷ员嘧匝萁谀康难莩稣掌谏料……

  提起独山子石化公司乙烯厂的下层班组建设,熟悉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它已经成为独山子石化公司乙烯厂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景物线 。

  每小我私家都是受益者

  “红旗,好好养病,家里、车间的事别操心了,我们帮你办 。希望你早日康复回到车间上班……”听着车间同事打来饱含亲情的电话,躺在新疆医学院隶属医院病床上的胡红旗潸然泪下 。

  不久前,派遣员工胡红旗突发脑出血,一时失去了语言和行动能力 。甲醇装置全体员工上下为之着急不已 。同事们施展自己的能量,有的资助联系床位,有的联系救护车,使他顺遂地住进了理想的医院 。胡红旗住院后,单位同事陆续前来探望他,带来的鲜花沿着墙边一排都摆不下 。同事到了病房以后,看到他虚弱的样子,也不忍打搅他,向陪护的同事、家人询问一下病情,体现了慰问,就静悄悄地退了出去 。胡红旗出院后由于身体虚弱,还需要静养一段时间,可是探亲假、年休假都已经用完了 。同事们知道情形后,许多人为他捐助了补休票,使他获得了充分的休息,身体得以彻底康复 。

  在车间, “协调”的受益者不止是胡红旗,每小我私家都是受益者 。在乙烯厂,“以人为本”不是挂在嘴上,车间向导用行动落实到一件件看似微缺乏道的小事上 。无论哪个员工家有大事小情,向导都加入资助 。员工生病时,向导前往探望 。

  为员工创立一个清静、恬静、快乐的事情情形,车间不但在“软”情形上下功夫,并且在 “硬件”建设上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 。

  乙烯厂高处装备装置防护栏、踏板式高处清静作业平台改装……这些“硬件”上的“廉价”投入,为员工换来了的是事情情形的清静感、温馨感、归属感的“高产出” 。员工班中遇到头疼脑热等小病小灾不必担心,操作室的小药箱里备满了消炎药、创可贴等常用药品 。为了知足员工学习的欲望,各车间工会为员工购置了《我与石油有缘》、《石油员工康健手册》、《员工减压手册》、《天天学点执法知识》、《养病先养心》等书箱,供员工借阅,深受员工接待 。

  尊龙凯时登录首页(中国)官方网站有什么建议我都愿意提出来

  一个优异的班组应该是充满整体凝聚力,所有整体成员感应有归属感,从中能追求到实力感的组织 。

  乙烯厂就是这样的组织 。细微之处见真情,车间对员工的尊重与眷注,换来的是员工的信托与全身心的投入事情 。“在这里事情,感受天天都很快乐,也学到了许多做人的原理 。”一位新分员工的话道出了乙烯厂“美在协调”的真谛 。在各车间协调融洽的“软”情形,让员工找到了事情兴趣,引发了创立潜能,在生产治理、提质降耗、节能减排等方面提出了许多行之有用的建议 。

  在这样的气氛下,员工有什么想法都敢和向导说,为广开言路开了绿灯 。“有时,我突发奇想并把想法和建议给了车间 。无论接纳与否,郭主任都会给我一个回复,让我体会到了‘主人翁’的感受 。以是,有什么建议我都愿意提出来 。”员工杜志奇对此深有感伤 。广开言路的民主治理,增进了车间治理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提升,也为化解班组与班组、班组与员工、员工与员工间矛盾提供了平台,也提升了企业文化、增强了企业凝聚力 。

  日前,在车间企业文化交流会上,团结自己的事情绪受,71名新老员工以“主人翁”的姿态上台叙述了自己的看法,质朴的话语中不乏深刻的看法 。员事情为企业文化的直接实践者,这样坦诚布公的头脑交流,无疑为车间治理文化的提升提供了参考 。

  若是把疏散在乙烯厂各车间各个岗位具有优异文化古板的个体比喻成珍珠,正是车间“以人为本”的治理把一颗颗珍珠串成了一条熠熠生辉的细腻项链 。

  装备成了有人疼爱的废物

  在独山子石化公司乙烯厂各车间,员工沐浴着“以人为本”的治理之光 。他们又把这份光线反射到包管生产的焦点要素装备治理上,人与装备协调相处 。

  乙烯厂的生产线哪一段的装备“闹”性情,都会影响全厂清静生产 。以是,对装备“康健”的预防性“诊断”尤为主要 。因此,各车间的操作工和修理工充当起了装备的“生涯保姆”和“保健医生”角色,平时对装备卫生、保养、维护、巡检、点检等事情丝绝不敢大意 。员工的全身心投入与呵护,使装备成了有人疼、有人爱的“废物” 。

  在各车间,每个员工都在体贴、敬重装备 。一样平常事情中,员工就连为装备整理卫生时,也不忘视察装备的“康健”状态,包括手阀焊接裂纹、螺丝脱落、装备磨损、电缆接线松动等 。乙烯车间员工史小锋在落实查找身边隐患运动历程中,巡检至丙烯精馏塔塔顶回流罐10-V-406平台,闻到有较浓的绿油味 。经认真检查,发明10-C-407塔釜LD线第一道手阀阀体有一道约10mm长的焊接裂纹,并从裂纹处向外走漏绿油和丙烷气体 。史小锋连忙向上汇报,车间实时启动应急预案,对走漏点举行处置惩罚,扫除了事故隐患 。

  看、摸、听,是修理工巡检时与装备的常用“对话”方法 。当装备“身体不适”泛起异常响声、震惊、发热等信号时,修理工都要实时举行检查、调解,直至运行参数正常 。

  在车间,陈腐的装备只管“外衣”斑驳,却一尘不染,闲置装备也不破例 。恒久的朝夕相处,人与装备之间早已建设起亲密的同伴、同伴与朋侪的协调关系 。治理的人性化,使装备更“听话” 。 “不可把装备当成‘铁疙瘩’ 。装备是有生命的工具,你对它好它也会‘回报’你的 。”与装备打了32年交道的钳工车间主任王建华对此深有感伤 。

  责任编辑:石杏茹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运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