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文/薛宏俊
为弘扬西路军精神,展现西路军浴血河西的悲壮征程,原西北石油管道建设指挥部副指挥张佩荣以诗词赋的形式,创作完成了《诗词赋西路军祭》一书。本书以西路军奉中革军委之命,肩负买通国际、建设凭证地两大战略使命为主线,以历史的视野,从多角度、多层面讴歌了以陈昌浩、徐向前为代表的西路军将士浴血河西和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及各界人士营救西路军的感人事迹。
为使读者相识这段历史,作者在每篇诗词赋之前,都做了简要先容,并约请字画、篆刻名家加入创作,使该书集诗字画印于一体,增添了艺术性和鉴赏性,堪称是一部浓缩的西路军历史。阅之热血欢喜。
“黄河水,祁连雪,风萧萧,马啾啾。一去三千里,血战百十回;九千笼中虎,七千为鬼雄。两万虎贲星传恨,一曲悲歌壮九原!” 1938年10月24日至30日,红军21800人奉中革军委下令在靖远虎豹口突破黄河防地,欲接应三军渡河,配合执行宁夏战争妄想。西路军河西之战,支付了难以想象的重大牺牲。13位军级干部,51位师级干部,94位团级干部及7000多指战员英勇牺牲,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留下了悲壮惨烈的篇章。李聚奎,新中国首任石油部部长。西路军被打散以后,他只身一人,跟老乡换了一身破皮袄、一顶破毡帽,化妆成托钵人,沿途乞讨,一起向东寻找党中央。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西路军一直作为张国焘时机主义蹊径的产品受到过失评价和不公正待遇。实事求是,是我党提倡的优良古板。2002年出书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指出:在同国民党军队举行的殊死屠杀中,西路军的宽大干部战士视死如归,创立了可歌可泣的不朽业绩。
为忠于历史,所述人、事、存疑处,作者均经相互映证查实,为此曾网络史料60余万字,核对资料不下百万字。西路军精神是一座富矿。弘扬主旋律,发挥西路军精神。
责任编辑:陈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