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不吸烟,不喝酒,连一盘佳肴也舍不得吃,王为民不图名、不图利,完全彻底为人民。
○文/苏天中口述 陈 谦执笔
●十几年如一日,王为民一丝不苟搞刷新。
大暑刚过,雨水充裕,鲁西平原,秋禾茁壮。1993年盛夏,我又来到了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那片耸立着排排钻塔的原野。这里是天下劳动模范王为民和他的战友们为油而战的主战场。
向人世送春风
一年未见,王为民脸上的皱纹深了,头上的鹤发多了,我关切地问候他的身体情形。“我是里里外外,没病没灾。”他回覆说。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涯方法的他,天天清早五点半准时起床,然后扛着大帚把扫除情形卫生,十几年如一日。
“人能坚持一日三餐,也就能坚持一日一扫除。既包管清洁,美化了情形,磨炼了身体,又磨炼了意志,于人于己都有利益,何乐而不为?”有人不可明确,他却回覆得爽性。十几年,王为民走到那里就把好事做到那里,该着力时就出鼎力大举,该破费时就慷慨解囊。
没有谁能数得清他究竟捐出过几多次、破费了几多钱。王为民的妻子王玉珍数落他:“别人家也有工人,都是给自己家捎钱;你倒好,不往家里捎,还往外头撂。”她有时也委屈得掉下泪来,可事实明确他:“为民不吸烟,不喝酒,在队里连一盘佳肴也舍不得吃。他的钱是为国、为民哪……”
作为天下劳模报告团成员的王为民1990年旅行亚运村,慷慨捐赠550元;1991年我国南方遭水灾,他捐过300元后在回家途中又遇到群众赈灾宣传队,就把衣服口袋里仅有的7元8角钱捐出去,后回抵家里又同妻子合计:扣除当月必需买粮的钱外,尚有50元买菜的钱。王为民说:“灾民用饭主要,咱这50元买菜的钱就给他们吧。”王玉珍说:“行,捐吧!”
队部周围太平乡中学里家境难题的学生,经常收到王为民资助的助学金。他常说,自己小时间尝够了没钱念书的滋味,不可再让这些孩子重复我们已往的苦。严冬季节,他看学校课堂严寒,便出钱为学校买了6个炉子、6把火钳和2500公斤煤。在北京,在临盘,他多次为素未一生的白血病患者捐钱;在济南,他把一名倒在广场、口吐白沫昏迷不醒的小伙子送进医院,用自己的钱为他雇车、挂号、交治疗费。折腾一夜,小青年解围了,“救命恩人”的他却离去了。他在各地做的诸云云类的好事,有人简陋统计出11年共有4750件。
“做好事,就是用贡献向人民送春风……”王为民在本本上曾记下自己的感受。他做好事,总是有板有眼,从不盲目从事。有一次,他随团去深圳考察,发明驻地的学生娃天天三五成群地骑车去学校。他便天天抽出时间到周围学校的自行车棚,对一辆辆车子举行维修、保养。这件事被教职工发明了,早先以为不可明确:“现在尚有这样的人?”厥后才看出他此举差别寻常。深圳有的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现代修建,腰缠万贯的大款富翁……可在这镀金流银的地方还需要充分点什么呢?王为民用自己的行动送去的“助人为乐”、“文明礼貌”,正是这里需要继续增强的。难怪当他即将脱离深圳时,学校向导一定要他把那套修车工具留在学校,作为对教职员工和莘莘学子举行艰辛创业教育的课本。
“春风”刮到哪儿,王为民就把信心带到哪儿。上级工会组织约请他随团赴俄罗斯考察,他在外洋也帮人家扛包、干活,搞义务劳动。获得资助的俄国劳动者伸着拇指对他说:“斯巴希波(谢谢)!”返回前,他给队里买了块秒表,给托儿所买了台手风琴。他还想到了油田周围双丰乡的周大爷。他曾约请这位1942年入党的老同志到队上给职工讲过革命古板课,也曾多次到这位老人的家里“送温暖”做好事。该给这位老人带回一件什么礼物呢?一番思索之后,他自费8000多卢布,为周大爷买了一件领子上镶着镰刀斧头的黑呢子军大衣,一顶缀着红五星的呢军帽;毓,他把这份礼物送到周大爷手中,老人家眼睛里闪着泪花,深情地握住他的手,想说什么,又没有说出来。那意味深长喔。
帮扶后进青年
在临盘前线,王为民向我询问了一些执法方面的问题。原来,有几名青工在执行护油使命时,失手伤人,锒铛入狱。王为民正在为他们的处境着急呢。我问他:“是你们矿上的?”他说:“不是。”我又问:“有你的支属?”他说:“没有。”这就怪了,又不在一个矿上,何须“添枝加叶”呢?这个问题,说来话长——
1989年,中央向导在北京接见天下劳;岽淼氖奔,招呼劳模们做安定团结、稳固阵势的带动人。亲耳聆听了中央向导招呼的王为民回到油田之后,便向党组织提出申请:希望矿向导把本队或兄弟队里那些“后进”的小青年分批、轮门户到他的班组来一道事情,一道前进;啥时转变,啥时轮换。这可是个新鲜事!常驻荒原野外的采油队里,总有那么少少数几个顽皮作怪的,甚至劳教释放的小青年。倘若有谁愿意把这些最令干部“头痛”、党团组织“棘手”的人一个个转化过来,那可真是“阿弥陀佛”了!
以后,“买办电焊工”王为民又增添了几个非正式的新“头衔”:“编外指导员”、“灵魂工程师”。他的身边,有了一批轮流前来当“助手”的小青年。这次因护油失手而被暂时关押的一名青工,就是多年前在他身边干过活的。这么多年来,他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直干得很好。若是由于一时失手而被恒久关押,王为民深深为他感应忸怩啊!
回到驻地我们请来当过一段“助手”的小青年现身说法。他叫王献东,曾是一个好逸恶劳、酗酒打斗、三天两头旷工的“刺头”。王为民在北京受到中央向导接见后回到队上,便收王献东到自己身边来当“助手”。这年春节前,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王为民带着王献东,拉着大宗工具,来到一个井场。王为民其时正在这里开展刷新游梁式抽油机的战斗。这是个实力活,需要抡大锤、搬铁块。两小我私家挥汗大干,直干到昏天黑地,乌鸦归巢。40岁出面的王为民依然容光焕发,而20岁出面的王献东却累得“趴”下了!
春节时代,王为民同往年一样,让全队职工回家过年,自己却带着王献东在队里值班。从腊月二十九到大年头二,王为民经常同王献东谈一些人生的事理,时常把小王的心谈得热乎乎的。3个月之后,王献东精神面目变了。随后,王献东与另外几位曾获得过王为民资助的青年工人一道,提倡建设了一个“为民青年突击队”,王献东亲自当队长。早先,这个队还只是为了早晨抢在王为民起床之前,搞全队的卫生;厥后生长为在事情、生产中施展“攻坚”“啃硬”的作用;再厥后,青年突击队又走向社会,学雷锋,做好事,把温暖送往四邻八乡。王为民险些成了这支拥有30多名青年突击队的头头,并且被聘为“照料”,天天同突击队员们一起研究事情。
继王献东之后,在王为民身边当过“助手”从后进转化为先进的小青年中,尚有小冯、小崔、小王、小马、小胥……这些曾有过种种“劣迹”的小青年,全成了生产主干,有的还提了干,入了团,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贡献着自己的青春。
●井场是王为民的第二个家。
创立始于实践
“已往电焊工上井场,需要动用地排车,遇到起风下雨,野外翻浆,电焊工们叫苦不迭。现在,就连矿上的女电焊工,一小我私家也可以带着它去井场开展事情。”1993年8月1日,我在临南石油会战前线见到王为民时,他全身上下油迹斑斑,眼睛里闪灼着兴奋的色泽,一直向我先容着这里的一切。
纷歧会儿,两个小青年辛苦地抬来一台长方形的有着绿色铁皮外壳的电焊机,另一个小青年则单手提来一台小型的电焊机。这是王为民从北京开人代会回来后,刚刚完成的一项手艺刷新;把那台大而粗笨的玩意,刷新成为功效相等、体积缩小3/4、重量减轻2/5,不怕摔打转动、轻盈耐用的小型装备。
王为民十几年如一日搞手艺刷新。我那次见到他时,正式推广应用的手艺刷新效果已有20项。其中有2项获得国家专利权,多项普遍地应用于生产实践,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本钱。不但在临盘、在胜利油田,就连整个石油系统的偕行业中,他取得的手艺刷新和发明创立效果引人注目。曾获国家专利权的抽油杆防脱导向器,在天下许多油田广为应用,为国家增添的原油产量是无可估量的。他自己也获得了首届中华科技大奖。
王为民的手艺刷新和发明创立,来自生产实践,应用于生产实践。只是有时某项刷新效果降生了,却一时起不出一个确切的名字。有一次,中国石油自然气总公司副总司理张轰听了临盘油田党委书记朱有志的汇报,关于王为民刷新创立的“千斤顶式扒轮器”、“齿轮对扣机”、“弹子盘式抽油杆防脱导向器”、“多功效单流阀”、“剖析式毛辫子悬绳器”、“打气筒式清静阀校正器”等等,做了详细询问,赞一直口。只是以为其中的一项,起的名字不敷准确,建议更名为“自动关闭一连计量阀”。在场的人都觉着王为民的这项刷新效果再加上张轰为它起的名,真可谓说是珠联璧合了。
不负职工重托
1993年阳春三月,第八届天下人大第一次聚会在北京人民大礼堂盛大举行。在这无比神圣的时刻,刚刚中选天下人大代表的王为民庄重地坐在人民大礼堂8排第28号座位上,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历史的脚步,时代的强音……
3月15日,王为民在大会发给的谁人特制的纪录本上,记述着自己此时现在的心情:“政府事情报告的第三个大问题里讲要一心一意依赖工人步队,我们心里特殊激动……”大会时代,他不止一次地说:“国家依赖咱,咱该怎么办?”
王为民是在这次北京开会前两个多月的1月5日接到通知的,从采油三队调往临南石油会战前线,并于6月间担当了副矿长职务,他拿到调令时是早晨6点50分,连忙自费乘地方交通车来惠临南前线,时间是8点整。他将铺盖卷放到值班室,便投入了主要的事情。
临南油田面积大、井距远,往返一趟要跑几十里路。他天天最少巡井一遍。1993年春节,为了让更多的职工回家与亲人团圆,他一连10天顶在井上。这已经是他第九个春节没有回家过年了。大年三十晚上,他在井上跑了一夜,月朔早晨厂向导到前线贺年时,他刚刚从井上回来。其时他的眼睛熬红了,胡子眉毛都结满了白霜。直到正月初三,妻子和儿子到前线来看他,一家人才在一起吃了一顿“年饭”。
在这次天下人大聚会时代,王为民通过小组讲话,向天下人民汇报了临南夺油的壮丽情景。当他汇报说,临南会战前线各参战单位的上千名职工和宽大科技职员,发挥忘我拼搏、无私贡献精神,战胜地下情形重大、地面情形艰辛、天气卑劣多变的重重难题,60天攻上日产原油1500吨的“高地”时,赢得了在座的天下人大代表们的连连赞许。大会的气氛,越发加重了他的责任感>刍嵋豢⑹,他便带着天下人民对石油工业的希望与嘱托,马一直蹄地返回油田,一头扎在临南石油会战前线,住进简陋的运动板房,继续奋战在野外井场。
本文图片均由孙志惠提供
责任编辑:陈尔东
znchenerd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