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位置导航: 首页  >  生涯  >  史鉴
【史鉴】胡耀邦与孤岛槐花笔会
2015年05月11日 14:36   泉源于:尊龙凯时   作者:李海鹰 贾新青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几代孤岛人植槐育槐,为槐林付与了深挚的文化秘闻,“槐花笔会”成绩盛名 。

  ○文/李海鹰 贾新青

尊龙凯时登录首页(中国)官方网站

  孤岛,坐落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上的一座小镇,北临渤海,南靠黄河,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 。

  半个世纪之前,这里一经是盐碱荒滩、杳无人烟,人称“山东北大荒” 。每年的汛期,漫溢的黄河水把孤岛和大陆离隔,内外音讯中止 。事情、生涯于此的人们何等盼愿,有朝一日,这里也能成为一片怡人的绿洲 。

  山东北大荒披绿装

  黄河水日夜奔流,将黄河中上游打坝用的柳枝冲积下来,孤岛逐渐繁衍出几万亩的柳林 。因此,1956年以前,由五六小我私家组成的孤岛林场,主要使命就是看护这片自然生长的树木 。

  黄河水也给孤岛运来了沃土,让孤岛适合造林的面积越来越大,孤岛林场逐渐生长到百余人,1957年,一场浩荡的人工造林会战最先了 。

  人们太盼愿绿树成荫的栖身情形了,因此人工造林也有些“饥不择食”,杨、柳、榆、槐……有什么种什么,两年时间里,树种了一万亩,但除了刺槐外,其他树都被猖獗的茅草“吃”掉了 。这让人们意识到,要想成林必需选择适合的树种 。

  通过视察人们发明,刺槐根系浅,能够迅速吸收土地表层的水分和养分,生长快,兴旺的树叶犹如冠盖,很快就能遮住阳光,杂草不可生长,大面积造林不需要人工治理,同时耐干旱、耐瘠薄,很是顺应黄河三角洲的天气和土壤条件 。

  集诸多优势于一身的刺槐,寄托了人们荒滩变绿洲的无限梦想 。1960年1月,孤岛林场更名为共青团林场 。共青团山东省委发动济宁、青岛、惠民、菏泽7个地市3507名团员青年开赴孤岛地区,举行植树造林大会战 。

  “青年干得欢,大战渤海滩,造起万顷林,木料堆成山”,“黄河万里送沃土,渤海健儿奋双手 。劈开荆棘建新舍,定叫荒岛变绿洲” 。3月9日,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在团山东省委书记林萍、惠民地委书记王成旺的陪同下亲临植树造林工地探望团员青年,与各人配合植树,并饶有兴致地写下了两首脍炙生齿的诗 。宽大团员青年深受鼓舞,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拓荒造林近万亩,迈出了让荒滩变绿洲的第一步 。

  胡耀邦的挥锹助阵无疑为人们平添了刺槐莳植的信心和斗志 。1963年12月,济南军区军马场建设 。一批批军垦战士扎根于此,用青春和汗水及至生命拓荒植树、建设家园,誓为“山东北大荒”披上绿装 。

  刺槐的莳植在1976年遭受到严重滋扰 。因黄河改道,需疏通新的黄河流路,几万亩槐林被砍伐殆尽 。一时间,土地沙化严重 。春天,干燥的热带季风卷着细沙盖住孤岛上空,可谓:春风扬沙遮人面,秋雨三日又汪洋 。

  决不可任由风沙侵袭!1976年至1985年的十年间,数千名官兵职工、眷属子女战天斗地,吹响“植树造林,守护家园”的军号,接纳人工植苗与机械播种相团结,建起刺槐林10余万亩,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人工刺槐防护林 。

  一棵棵幼苗,在几代人汗水的浇灌下,终于长成一株株参天大树、一道道绿色屏障,挡风沙、遮风雨、保水土,数十年如一日 。每逢阳春时节闲步槐林,槐花盛开如飞雪落云,似乎置身瑶池一样平常 。

  槐林绿意惠膏泽

尊龙凯时登录首页(中国)官方网站

  胡耀邦亲手种下的“手植槐”已融入孤岛十万亩枝繁叶茂的槐林,现在无处寻觅 。相互伴生又各自倔犟钻天屹立的槐树,以浩荡的阵势向人们昭示着最质朴的物竞天择,也勾画出生态孤岛的起源轮廓 。

  孤岛和她的人民恣意享受着槐林绿意的膏泽,这其中也包括今年已76岁高龄的袁础老人 。他和槐林有着一份更深的情节 。

  袁础清晰得记得1984年3月10日这一天,是他与槐林结缘的日子 。这一天,时任东营市河口区副区长的他代表区政府加入桩古十井的祝捷大会 。汽车驶过一片片荒滩碱地,袁础突然直起身子,被窗外的景致惊呆了——一棵棵刺槐牢牢扎根荒滩,宛如一条气焰磅礴的巨龙沿着黄河故道蜿蜒开来……这就是孤岛万亩槐林 。他诗兴来潮,连忙咏出了“刺槐挺秀单独豪”的诗句 。他正驻扎河口加入筹建,对黄河口人荒滩创业的艰辛深有体会:“槐林坚韧、执着向天生长的姿态,不就是这种创业精神的绝美写照吗?”

  一份“槐林情结”,就是从这一刻起播种在袁础心中 。1989年底,他被调至孤岛采油厂担当党委副书记,事情就在槐林之中,运气将他与槐林拉得更近了 。

  春天,他看着万亩槐林抽枝吐绿;炎天,他和石油工人们在这儿纳凉;秋冬,槐林为他们挡沙尘遮风雨……为何不在槐花盛开的季节,邀孤岛的文朋诗友赏槐花、抒槐情,用诗文吟咏槐林精神?这样的想法一出,其时兼任孤岛文学艺术团结会主席的他很快把它酿成了现实 。

  在袁础的发动下,经由孤岛采油厂文联的全心组织,1994年5月10日,胜利油田治理局、孤岛文联、孤岛采油厂团结举行了首届槐花笔会,30多名文学喜欢者齐聚槐林,挥毫泼墨、吟诗尴尬刁难……

  至今,袁础仍生涯着一张泛黄的《胜利日报》 。在这张报纸上,以整版的篇幅纪录了孤岛厂首届槐花笔会的盛况 。这一年起,槐花笔会一年一度从未中止,至今已经举行了21届 。

  前人种树,后人取材 。万亩槐林给孤岛文学喜欢者提供了富厚的创作源泉,槐花笔会培育出的文学喜欢者又将万亩槐林的漂亮撒播到周围八方,种槐人与咏槐人因这片槐而结缘 。

  潘春燕是孤岛厂一名文学喜欢者 。她的母亲是孤岛第一批拓荒者,也是孤岛槐林的最初涤讪者 。18岁的她与战友们来到黄河入?,加入了荒原防风固沙植树大会战 。每人天天挖300个树坑的难题使命让人筋疲力尽,洒下无数汗水,流过无数泪水后,他们用双手创立出遍野的槐林 。

  从记事起,每年槐花盛开的时节,母亲都会带着潘春燕到槐林,只为亲手触摸一下昔时种下的槐树 。这片槐林承载了母亲太多的回忆和眷恋 。加入事情后,潘春燕延续了母亲的那份槐林情结 。天天提着样桶走在巡井路上,经由一棵棵槐树,她模糊以为它们就是一个个母亲的幻影,关爱着她,注视着她 。她决议扎根荒原,把母亲与槐林的故事延续,把先进精神里槐的风骨一直延续下去 。

  2012年,在首届黄河三角洲湿地槐花节“槐花正香”征文大赛中,潘春燕以母亲和自己与槐的故事为题材撰写的散文作品《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一举夺魁 。

  香结四海文朋诗友

  《胜利日报》对首届槐花笔会运动盛况的报道让此项运动一举成名 。1995年,中国石油自然气总公司文联和《散文百家》团结举行的“石油与社会”天下散文大赛颁奖仪式与孤岛第二届“槐花笔会”合并举行,天下省市除西藏、台湾之外,都有作者奔赴孤岛加入这一盛会 。1996年,孤岛厂成为“山东省作家生涯创作基地” 。

  孤岛厂文联1999年与《山东文学》团结举行“大孤岛采风暨天下文学笔会”,来自天下各地的40余名文学喜欢者欢聚一堂,畅游孤岛,随处播撒下文化的种子 。

  伴着5月槐香,孤岛的文化清香走出荒原,走出胜利,名动四海 。越来越多的人觅香而来:著名作家刘玉堂,著名散文家林非、凌飞,著名诗人李小雨、寇宗鄂,山东省文联主席袁玉森,《山东文学》主编毕四海……

  这些远来的客人因槐香结识孤岛,又因文香深深地记着了孤岛 。孤岛槐花笔会另一提倡人、孤岛厂文化治理中心做事王翠玲向笔者讲述了这样两个故事 。

  1996年,在广州白云机场候机大厅,3个生疏人热情地向王翠玲打招呼,茫然之际,其中一人说道:“谢谢你在槐花笔会上给我们准备的槐花饼,我照旧第一次吃到呢 。”王翠玲名顿开,原来在第一届槐花笔会上,为了尽到田主之谊,她全心为每桌客人准备了一盘香气四溢的槐花饼 。

  “你是孤岛的吧,我加入过你们的槐花笔会 。”又一次,王翠玲追随采风团到齐齐哈尔,一位外地人自动向她打招呼 。每一次的偶遇都让王翠玲激动不已 。作为土生土长的孤岛人,看到孤岛有着云云之高的着名度,她的心里有说不出的自豪,而这些都得益于槐花笔会的魅力所在 。

  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作协、胜利油田治理局文联1996年7月鉴于孤岛企业文化建设的事情效果和生长水平,确定孤岛厂代表胜利油田设立“天下文学创作山东中心作家创作生涯基地” 。2006年,孤岛厂槐花笔会被评为“胜利油田下层文化运动品牌” 。

  槐花笔会吸引着名作家频仍惠顾,改稿会、征文角逐、名家授课、外出采风等培训形式层出不穷 。这都为孤岛地区的文学艺术喜欢者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视野,继而引发出喷薄如泉涌般的灵感 。

  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一篇篇带着名家斧凿之后点石成金的文章,雪片一样飞出荒原 。《太阳河》、《地火》、《作家报》、《山东文学》、《散文百家》、《诗刊》等天下著名的杂志上最先一再泛起孤岛作者的名字 。

  槐花笔会,将孤岛文学喜欢者推出石油系统,推向天下 。阻止现在,孤岛厂共有山东作协成员5人,在国家级刊物上揭晓文章百余篇,共编辑出书反应油田特色的报告文学集、散文集、诗集20余册 。

  随着万亩槐林的着名度越来越高,孤岛油地军三方携手打造“槐林品牌”,槐花笔会成为加入度越来越广、美誉度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一次文学盛会 。

  2011年槐花笔会,吸引了200余名文学喜欢者前来踏青采风,创作出的优异诗文作品被收录于《新淤地》、《孤岛文苑》结集出书 。2012年槐花笔会,组织了“槐花正香·百名作家进孤岛”运动,并结集出书《槐花正香》作品集,《山东文学》就此次运动特殊推出了槐花节特刊 。2013年槐花笔会,又组织了“走进孤岛相约槐林诗词(楹联)大赛”,山东省200多名作家、诗人、楹联喜欢者走进孤岛,在万亩槐林加入了诗词(楹联)朗诵会……

  槐花笔会,犹如一道道桥梁纽带,将石油文化、黄河口湿地文化、军垦文化普遍协调相融,有力地增进了孤岛地区的文化工业建设,提升了孤岛人民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素养,提升了孤岛地区的文化软实力 。

  孤岛油田,正朝着生态油田、绿色油田的目的大步迈进 。

  本文图片均由王国章摄影

  责任编辑:陈尔东

  znchenerdong@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运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