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位置导航: 首页  >  生涯  >  活法
【活法】七旬张兆俊义务剃头
2017年03月17日 14:51   泉源于:尊龙凯时   作者:樊春华 杨稳文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70岁的张兆俊平均一天要为20多小我私家剃头,一年最少要剃头6000多人次。

 

尊龙凯时登录首页(中国)官方网站  在湖北省襄阳市的石化小区门前有一条繁华的小商品集市和菜市场,就在市场的旁边有一个露天剃头摊,整天在那剃头的人接连一直,险些全是中晚年人和小孩。无论烈日炎炎照旧三九严寒,除特殊天气外这个剃头摊就没有阻止过。他就是中石化退休职工张兆俊。通常在石油公司干过的人一钱不受,非石油公司的人也执僬1元钱的烧水费。有人问他图个啥?他说图的就是个感恩。

  家大口阔少年学艺

  有人问张兆俊怎么会剃头的?他长叹一口吻说:“小时间姊妹多,家里很穷,被迫学艺的”。

  张兆俊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的一个农村里,母亲生下他们姊妹8个(4男4女),他是老四。他上边面有2个姐姐1个哥哥,下面有2个弟弟2个妹妹。1957年,11岁的张兆俊正在上小学,一天晚上父亲把他叫到身边把他搂在怀里,一手扒拉着他头发中的虱子,一边说:“小俊啊!爹想了又想你照旧不要上学了,这年头能学几个字够用就行了。再说咱家生齿太多,爹和你妈身体都欠好,干不了重活,只能挣些低工分。你的几个弟弟妹妹还小,咱家平均粮就拿不回来,整天愁吃愁穿的。在咱河南能学个手艺就能养活自己,爹托人给你找了个很好的师傅,过几天爹就带你去学剃头吧”。

  张兆俊着实很想上学,但懂事的他看到几个弟弟妹妹身上衣着补丁摞补丁的破衣服,看到爹妈整日为一家人吃喝忧愁的样子,心田虽不是滋味,但照旧强装笑容地允许了。

  三天后张兆俊的父亲领着他来到了新野县新店肆的一个背巷子里。这里有一个又矮又小的剃头屋。爹让张兆俊叫一个60多岁的剃头人“师傅”,张兆俊其时有些腼腆地叫了,就这样他就算拜师学艺了。张兆俊学徒时代没有任何酬金,父亲每月还要给他送去点粮食。白天他学剃头,晚上就睡在剃头店。

  学前三个月里,师傅只让张兆俊干些烧热水、给人洗头、磨剃头刀、生火做饭、扫除卫生之类的活,其他的事一律不让他干。三个月后才让他学着给人剃秃顶,不让他给中青年人和小孩剃,时间长了才叫他给小孩和中青年人剃头。

  张兆俊心灵手巧,师傅看他是个好苗子,就将自己的掏耳朵的“绝活”教给了他。一年,他就学会了险些所有的手艺,尤其是掏耳朵,有的学徒学了几年就掌握欠好,他在为主顾掏耳朵时先按耳轮上的穴位,然后用掏耳勺逐步地掏,让主顾很快就晕晕乎乎地睡着了。这对来主顾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石油公司给安了家

  1958年10月份,师傅一场大病脱离了人世,张兆俊无奈回到了老家。他向生产大队长讨教,想包办全村1500多人剃头的活,只要一个基本劳动力的工分,但本大队原本就有个剃头员。他又跑了好几个生产大队也没能找到个剃头的职位。

  1959年头,一场天下性的闹饥荒最先了。为了能填饱肚子,13岁的张兆俊一人来到湖北省的襄樊市,想通过剃头养活自己,但去了许多地方也没找到醒目的活儿。一天他看到一辆解放牌货车拉着一车油桶进了一个门前挂着“湖北省襄阳地区石油批发站”牌子的大门,他想随着进去却被门卫拦住了。身高1.60米的张兆俊向门卫说:“我今年已经16岁了,只求给碗饭吃,不要人为,谢谢叔叔能帮我找个活干干,我很有实力的。”其时在门卫室里的公司司理听到他典范的河南口音,知道他是逃难的。出于同情便说:“这里都是实力活,你要是能给汽车装润滑油,不可说吃饱饭,横竖不会饿死你”。就这样张兆俊住进了石油站的一间小屋里,整天干些装润滑油、帮推油桶的活,基本都能填饱肚子了,公司还给些小“津贴”。

  张兆俊平时没事时就拿出他的剃头工具,免费为员工们剃头,很受各人接待。时间长了张兆俊就成了襄阳地区石油站的暂时工。转眼3年已往了,襄阳地区石油站的规模也在扩大,需要招收员工,因张兆俊平时能受苦,善于资助别人,在油库里人人都说他是个好娃子,就这样将他招收为正式工了。

  就在张兆俊20岁那年,油库一个老员工看他忠实忠实,头脑无邪,是个好小伙。就帮他先容了一位乡下的女朋侪。公司也为张兆俊安排了一间16平米的平房。半年后他们就在这个平房里完婚了。张兆俊每到星期六下昼下班后就骑自行车跑30多公里到乡下与爱妻相聚,星期天下昼再回来。

  张兆俊不但会剃头,并且逐步学会了电工手艺,无论是公司或小我私家,哪需要接个线,换个灯胆什么的,叫一声他就去。谁家有什么事需要资助,他也从不谢绝,很是讨人喜欢。

  1970年,张兆俊已有2个孩子了。公司看他每次骑车子跑几十里回家太辛勤,就安排他的妻子来公司做暂时工。三年后遇到了公司招工时机,张兆俊的妻子也被公司招为了正式工,还给他们分派了一套两室一厅的大屋子。

  用古板手艺感恩社会

  现在,张兆俊的两个孩子都大学结业,女儿在上海事情,儿子在西安事情。刚退休时老两口也曾想过随着子女享清福去,虽然女儿、女婿对他们很孝顺,但张兆俊在女儿那呆了不到3个月说什么也要回来,由于生涯不习惯,没有熟人圈。经由儿子、儿媳再三做事情,他去了上海两个月不到又回来了,说那里的人语言险些听不懂,在儿子家没事干憋得慌。

  2006年,老伴在女儿那带外孙,他一人在家里闲着没事干,他看到搬了一再家都没舍得扔的剃头柜,突然爆发了一个想法。自己一家人的幸福是石油公司给的,要不是石油公司昔时收容他,不知道下场是什么样的?是石油公司给了他的事情,是石油公司为他招工转正的,是石油公司的员工为他先容的女朋侪,是石油公司为妻子安排了事情,是石油公司作育出了自己的一双好子女。现在街上随处开的都是美容美发店,进去一次最少也得十几块,高等点的更得几十块,并且这些地方都喜欢理现代式的“时髦头”,不肯为中晚年人剃秃顶。横竖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为什么不必自己的手艺去感恩呢?我现在吃不愁穿不愁,子女都是国家公务职员,待遇都很高,都有宽敞的住房和私人车,他们也不需要我的钱。退休后老两口一个月的人为加起来近万元,我们怎么也用不完。

  说干就干,张兆俊将几十年的剃头柜重新刷刷漆,把扔在阳台上的煤炉子重新整修整修,买了点蜂窝煤就在社区门前的菜市场旁边摆起了剃头摊。天天有许多年岁大一点的人来剃头,他分文不收。时间长了有人建议他收自制点,他就来了个凡在石油上干过的人一律不收费,其他人只收一块钱的烧水费。

  张兆俊从2006年最先到现在已经一干10年了,他说只要身体允许,他会一直坚持干下去。

  责任编辑:陈尔东

  znchenerdong@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运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