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燃料匮乏,德国战车被苏军围困,没了石油,侵吞天下的霸权妄想子虚乌有。
○文/陈 谦
在苏联军队取得库尔斯克战争胜利后,伟大的卫国战争迎来了周全的转折,进入抨击阶段。1945年4月29日早晨4时,纳粹党魁阿道夫·希特勒与夫人在柏林地堡自杀时,下令将他们的遗体浇上汽油焚毁,以免落到俄国人手中。视油如命的法西斯狂人手中仅有的汽油,用于执行这道最后的下令终于够用了。用于战争武器的燃料,霎时之间化作好战分子身上熊熊燃烧的烈焰。
闪电攻击 攫取石油
第二次天下大战是一场规模重大的机械化战争。军队对石油的依赖尤为严重,许多主要战争武器和运输工具都以汽油为燃料,对石油的需求有增无减。第二次天下大战中石油消耗达3亿多吨,占种种作战物资消耗总量的38%,居各项军需物资运送量之首,有4万辆汽车、15万辆坦克和20万架飞机加入了战争行动。
战争对石油的依赖水平云云之大,各国对石油的争取和破损更是无比的强烈。第二次天下大战的石油消耗比第一次天下大战增添了近30倍。美国军队的汽油日消耗量更是惊人,是第一次天下大战的300倍。苏联军队在战争时代消耗汽油达1600万吨,仅库尔斯克战争就消耗汽油20万吨。
希特勒的头脑里从未遗忘石油;诙允托枨蟮牡P,希特勒将“闪电战”定为基本的战略目的,集中机械化步队发动短时间强烈攻击的行动,以便在燃料供应爆发问题以前争取决议性的胜利。这项战略在初期取得了惊人的乐成。1939年,德军以闪电战占领波兰。1940年春天,德军万无一失地扫平了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
德国最高统帅部发动的闪电战主要是依赖大规;祷蕉拥幕卸侥芰,使用强盛的空军实力对陆军实验有用的支援。这就决议了在一定的战争准备阶段,以及随后发动的对苏联的突然进攻时代,预先准备好足够的武器装备和富足的汽油及润滑油,就可以对占领波兰和法国大部分领土以及进攻苏联时代,有一定的时间停留。
法西斯德国1941年6月在所吞并和占领的奥地利、法国、荷兰、比利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丹麦、挪威等国领土上共拥有93个石油加工厂,年总加工能力为2650万吨。德国军队通过对欧洲国家实验武力占领,掠夺了800万吨石油产品。1941年,德国本土生产的石油只有156万吨。为包管石油的富足供应,德国建设了能维持6个月消耗的石油储备。
“目今德国的燃料工业应以最快的速率生长……生产质料所需的支出不保存任何问题。”生产合成燃料十分腾贵,但帝国元首仍给手下打气。为相识决石油逆境,德国在海内鼎力大举生长从煤炭中生产合成石油,合成燃料生产高速生长。1939年在进攻波兰时德国拥有14个碳氢化合生产厂,合成油日产量抵达7.2万桶,相当于本国石油产量的46%、航空汽油的95%。1941年德国这类工厂抵达22个,合成燃料年生产能力为600万吨。
只管希特勒拥有战争机械的强鼎实力,也有日益增添的合成燃料可供使用,石油问题却从未使他感应定心。西部战争改善了德国的石油供应状态。德军一起攫取的石油凌驾了其军事行动中的消耗。当希特勒把眼光移向东方时,他想到的是又一次轻松的胜利—征服苏联。因此,占领巴库和其他高加索油田,就成为希特勒对俄罗斯战争构想的中心环节。
周围出击 杯水车薪
希特勒1940年12月宣布了第21号下令,代号为“巴巴罗沙”。至此,德国入侵苏联的准备事情正式最先。德国人隐藏起他们对苏联的不满,千方百计地设置假象,散布虚伪情报,其目的是消除苏联人的小心,使他们信托德国人不可能图谋不轨。可是,德国人即将入侵苏联的新闻照旧传到了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的耳中。
就在拿破仑入侵俄罗斯帝国129周年来临的前一天,1941年6月22日清早,希特勒指挥300万德国陆军,在60万辆无邪车和62.5万匹战马的支持下,兵分三路入侵苏联:一起攻占莫斯科,一起攻打基辅,一起进攻巴库油田。苏联面临德军雄师压境,完全措手缺乏,但很快恢复了清静。德国人志得意满,以为他们将重演闪电战事业。
希特勒的经济照料展望,1941年德国所有石油消耗量为892.9万吨,但到年底,汽油储备量只剩下79.1万吨,仅能知足一个月的消耗。只管控制了罗马尼亚油田,德国一年的石油泉源也只有1200万吨。这关于周围出击的德国战车而言,犹如杯水车薪。德军为解决燃料欠缺而在燃料欠缺的情形下发动大规模进攻,推进速率甚至凌驾了预想。
“我们踢开大门,屋子将自动坍塌。”希特勒声称。德军最先推进速率甚至凌驾了预想,苏军溃不可军。胜利似乎即将到来。可是,德国人战线过长的误差很快显露了出来。他们对供应,包括对燃料的需求量做出了极端过失的预计。苏联的蹊径崎岖不平,动力车辆的耗油水平远远凌驾预算,有时甚至要翻番。
德军1941年7月初在取得领土征战的胜利后,迅速调解安排,向乌克兰首都基辅方面睁开周全进攻。不久,基辅以及顿巴斯和哈尔科夫也相继陷落,通往高加索油田的克里木也很快被德军占领。这时,英国宰衡丘吉尔再次呼吁斯大林尽早接纳行动摧毁油田。他向苏联提出,作为回报,英国将向苏联提供1亿英镑用于石油。但他却私下体现,若是苏联不自行杀绝油田,那英国人自己将下手轰炸油田。这样,摧毁苏联石油工业设施的详细妄想紧锣密鼓地举行着。
德军将领们1941年8月请求希特勒批准进攻莫斯科的行动。希特勒不赞成。他在8月21日的下令中说:“冬天到来之前,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占领莫斯科,而是占领克里米亚和顿涅茨克的工矿区,切断俄国人高加索地区的石油供应线。”德军的目的是巴库。希特勒陶醉在一连串的胜利中。此时,他已在梦想着开发更长的高速公路,从挪威到克里米亚。他还比喻说:“伏尔加河将成为尊龙凯时密西西比河。”
不许退却 阻止进攻
在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最初阶段极端难题的条件下,怎样包管提供富足的燃油和润滑油供应问题十分尖锐。1941年,苏联石油工业只能包管国家国防人民委员会昔时战争所需航空汽油的26.6%,柴油的67.5%,航空润滑油的11.1%。苏联武装实力燃料总局局长瓦西里·尼基京上将为此着急上火。
苏联国防委员会1941年7月15日聚会通过了《关于在1941年第三季度中提高航空汽油生产妄想》的决议。该决议向苏联石油工业人民委员会提出了确保苏军航空步队燃料供应的极为难题的使命。苏联国防委员会1941年7月30日通过了《关于生长苏联东部地区和土库蔓石油开采和石油加工的步伐》的决议。该决议要求大幅度提高油田和石油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加速建设乌法、塞兹兰、萨拉托夫、伊希姆巴耶夫斯克等石油加工厂。
苏军1941年12月5日不但阻止了德军对苏联的全线进攻,并且将还击进一步生长为抨击。1942年1月,德军在莫斯科周围的夹击阴谋被破损,被迫向后撤了100~250千米,从而宣布了希特勒闪电战的破灭,突破了希特勒不可战胜的神话。苏联的胜利,并没有使英国人放弃摧毁高加索石油产区的妄想。英国的准备事情并没有阻止,由于人们预计希特勒会在冬天已往后卷土重来。
事实简直云云,仇视双方都在准备规模更大的战斗。1942年4月,希特勒提倡了“蓝色战争”,进攻偏向集中在苏联南部,妄图征服高加索,争取那里的油田。由于,若是争取了占苏联总开采量86.5%的高加索油田,德国的坦克、飞机可以开足马力,而苏军的坦克、汽车和飞机则会由于油料告罄而成废铁,从而扭转战局,使德军取告捷利。
“不许退却一步!”斯大林1942年7月28日宣布苏联第227号下令,指出苏联战场南部面临的严肃形势,发出下令。苏军顽强对抗,然而,北高加索地区和迈科普油田相继落入德军手中。此时的希特勒,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改变了原定的作战妄想,决议放弃已逐步抵达目的的蓝色行动,刻意要同时吞掉斯大林格勒,把向巴库挺进的部分军力抽掉到斯大林格勒方面。
斯大林1942年11月7日红场阅兵,揭晓了气壮山河的演讲,招呼苏联人民团结起来,守卫国家的每一寸土地。凭证苏联最高统帅部的下令,苏军在放弃迈科普油田时炸毁了整个油田和炼油设施,把手艺职员和装备撤至乌拉尔—伏尔加河一线,寻找和开发新的石油基地。高加索石油产区所面临的严肃形势,客观上增强了苏联东部地区在开采和加工石油方面的作用。1942年,德国石油储备降至79.7万吨,仅够一个月消耗,合成燃料虽然增添到近400万吨,但这个增量被罗马尼亚石油产量由于友邦轰炸而下降抵消。
在原油方面,罗马尼亚已倾其所有,唯一的出路就是占领富产石油的地区。在1943年中,轴心国在俄国和北非都已被击败,德军想攻克巴库或中东油田的妄想已成为痴心妄想。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争是德国在欧洲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它使希特勒怒不可遏。德军不再处于攻势。闪电战阶段已告竣事。以后以后,决议性因素不再是闪电式的攻击,而是军用的人力和经济资源—石油。
切断油源 帝国覆灭
这现实上标记着在伏尔加—乌拉尔地区建设强盛的石油开采和石油加工区域的妄想正式最先实验。1942年底,苏联东部地区平均日产石油较同年8月增添了50%。1942年底,生产油井的钻探进尺为20.9万米,勘探井钻探进尺为9.3万米。统一时间共有482口油井投产,仅1943年第一季度就有580口井。
为了落实预定的妄想目的,苏联从老石油工业区向巴什基尔自治共和国、鞑靼自治共和国、萨马拉州、奥伦堡州和彼尔姆州等地转移了大宗机构组织。这些单位拥有大宗履历富厚的地质学家、钻井工人以及勘探和钻井作业装备。仅从克拉斯诺达尔和格罗兹尼地区就向东部和中亚地区运送了17486人,其中有1351名工程手艺职员。许多具有高水平专业知识的生产组织者被任命为新的石油企业的向导人。
苏联国防委员会还通过了一个主要的决议,即《关于在国家中部、东部和中亚地区周全加速航空汽油、车用汽油、甲苯、润滑油生产》的第2326号决议,该决议旨在接纳紧迫步伐,大幅提高燃油及润滑油的生产。高加索作战历程中,燃料匮乏是德军向山区进军的致命伤。那些装甲师有时期待新的供应,一停就是几天。这使德军坐失良机。效果,希特勒既没有占领斯大林格勒,也没有获得高加索油田。苏联1944年9月占领罗马尼亚油田,使德军只能用煤提炼合成燃料,1945年2月后德国合成航空燃油也完全阻止生产。德国空军的18万吨燃料需求只能知足3万吨,已无法正常出动。
为了攻击法西斯德国,加速其殒命,战争后期,盟军对德国石油设施举行了大规模的空中攻击。1942年英军严密封闭北非德军的油料供应线,致使德军500余辆坦克因断油而被歼。1943年,美国第15航空队对德国占有的罗马尼亚油田实验空袭,销毁了5万多吨原油和油品,摧毁了50%的炼油设施。1944年5月,一支由935架轰炸机和护航机组成的盟军空军联队对德国合成油工厂实验大规模轰炸,使德国合成油工厂险些所有破损。
友邦1944年将对德国轰炸的重点转向石油工业。为了搪塞空袭。德军军备部长施佩尔下令迅速修复合成燃料工厂和其他石油设施,或者尽可能地把它们疏散到那些较小的、更易于;ず鸵藏的所在—有些移到被破损的工厂的断垣残壁里,有些迁入坑道,有些转入地下。甚至酿酒厂也改产燃料。原妄想至1944年将大幅度提高合成燃料的生产能力,但此时那些为增产而准备的机械部件,不得不拆用来修复现有的设施。
从1944年5月最先,德国的石油供应系统最先遭到美英空军的一连轰炸。4个月内,德国每一个主要的合成石油工厂至少被空袭过两次,69座炼油厂、许多存储装备及若干种种各样的液体燃料工厂也都遭到了空袭。德国从1944年第一季度到最后一个季度,石油产量和入口石油产品的总数降低了2/3。
同友邦军1944年至1945年间对德国80多座炼油厂举行了大规模战略轰炸并切断了德军的石油供应线,使德军油料供应严重缺乏,大批飞机和坦克成为废铁一堆。到第二次天下大战竣事前,德国的所有炼油厂和储油设施均遭受过空袭。盟军向德国石油目的投弹量达20多万吨。由于炼油设施被破损,德国空军每月所需12万吨石油产品只能供应1万吨,坦克和汽车每月所需18万吨燃料,却只能供应4万~6万吨。石油欠缺,使德国的战争机械近于瘫痪。
35万多名工人从事这一忙乱的使命。一最先,各工厂迅速获得修复,但过了一段时间,工厂;嵩俣仍獾娇障,以至于变得越发支离破碎和易受攻击,越发难以修复,产量最先急剧下降。1944年5月第一次空袭以前,用氢化法生产的合成燃料平均日产9.2万桶,到9 月份日产量已降到5000桶。当月的航空汽油产量仅为日产3000桶,只占1944年头4个月平均产量的6%。
与此同时,苏军占领了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希特勒失去了主要的原油泉源。1942年7月25日至1943年10月9日,德苏两军在高加索地区实验会战。此役,苏军杀绝德军40万人,解放了大片被占领土,彻底破损了德国“祛除苏军、争取最富足的产粮区和石油产地以及打入近东和中东地区”的战略妄想。
“若是我无法获得足够石油,我就不得不竣事这场战争。”希特勒沮丧地说。在1945年德军最后的时刻,大宗的新式喷汽战斗机和重型坦克由于缺乏燃料在地面被友邦空军炸毁,德军已经回到19世纪而成为骡马和人力运输的步队,战线一直缩短,并逐步进入防御。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在一浪高过一浪“乌拉”的欢呼声中,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第三帝国覆灭。
责任编辑:陈尔东
znchenerd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