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位置导航: 首页  >  生涯  >  活法
【活法】石油一家亲
2019年08月13日 10:24   泉源于:尊龙凯时   作者:李海鹰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上一代石油人对石油的挚爱和为油拼搏的精神,已被新一代石油人传承下来 。

 

尊龙凯时登录首页(中国)官方网站文/李海鹰

  看了几十年的油井,天天不看看心里就跟缺了点什么一样 。”74岁的季林峰说 。

  季林峰是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一位退休老石油,膝下一儿一女,女儿季官英和儿子季伟伟都传承了他的衣钵,成为采油战线的一员 。更巧的是,姐弟两人和父亲同属一个治理区,统领着统一片油井 。一家两代三口人,40多年的采油生涯,父亲传承给子女的不但仅是一段厚重的石油史,更多的是对油井、对油田的一种责任和继续 。

  喜欢的石油味

  提起40年前的往事,季林峰话语中全是自豪 。作为胜利油田建设初期的第一代石油人,他们是油田从无到有、从贫瘠到富有的见证者和加入者 。

  1965年,20岁的季林峰招工来到胜利油田,在物探公司从事地质视察事情 。在风餐露宿、东奔西跑的10年里,他和妻子、女儿一直过着两地分家的生涯 。1975年,为了能和妻女团圆,他自动要求调到黄河以北,加入孤岛油田开发建设 。

  其时的孤岛,人烟希罕,随处是荒草和白茫茫的盐碱地,生涯情形卑劣,条件艰辛 。季林峰所在的采油4站南方有几排砖房,房前屋后都是芦苇,他们的家就何在那里 。一间砖房住着两户人家,季林峰一家三口挤在十几平方米的空间里,内里只能放下一张床,转身都难题 。

  这里远离基地,没有任何交通工具,买菜需要往返步行15千米,喝的是飘着油花花的仙人沟的水,吃的是玉米面和地瓜干 。白天蚊子、牛虻漫天飞,晚上早早就要钻进蚊帐,以逃避蚊子的狂轰乱炸 。

  事情条件更是艰辛 。没有进井路,每逢雨天车基础进不了井场,装备全靠人拉肩扛 。天天一直地爬抽油机、刷漆、调平衡、调冲程,沉重的事情量挑战着季林峰和队友的体力 。

  换电机尤其具有挑战性,那时没有装卸设施,全靠人力搬运 。电机抬不动,就用两根油管搭在抽油机底座上,先把旧电机逐步滑下来,再同心协力把新电机套上绳子,你推我拉地移上去 。

  只管苦只管累,但季林峰很知足 。由于一家人终于可以在一起了,尤其是儿子季伟伟的出生,给这个清贫却温暖的家庭增添了更多的欢喜 。

  那时的采油队实验三班倒,在季官英和季伟伟的印象里,家里大部分时间只有他们母子三人,父亲不是上白班就是上夜班,即即是休息时间也经常由于井上有突发状态赶去队上 。

  虽然父亲不在家,但家里时时充满着父亲油工衣的味道 。从小,季官英和季伟伟就深深贪恋着这股味道,在他们小小的心里,石油味就是父亲的味道 。

  选择的石油业

  一年又一年,谁人跟在父亲自边提着样桶跑井的小女孩徐徐长大成人 。1985年,季官英招工成为一名采油女工,分派到采油四队 。正式上班前一晚,季林峰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上班一定认真事情,好勤学手艺,当个好工人 。”

  关于父亲的嘱咐,季官英切记在心 。她知道,自己学历低、基础薄,要想抵达父亲那样的手艺,一定要吃得了苦 。她用最短时间记熟了所统领油水井的井况和基础数据,就连上班多年的老职工都自叹不如,为此各人称她为“活地图” 。

  天天回抵家,季官英都要向父亲讨教井上的问题,为了搞懂流程,父女俩深更三更跑到队上的计量间现场教学 。在父亲的影响下,季官英对自己治理的每一口井比待自己的孩子还要上心 。

  一年冬天,热采2号站掺水房一处掺水管线破碎,由于掺水管线相距甚密,无法使用铁锹 。身为班长的季官英掉臂严寒,用手将管线周围的碎石和砖头一点点掏了出来 。在她的发动下,姐妹们争先恐后地干了起来 。2006年起,季官英一连3年被评为油田劳动模范,她向导的热采2号站成为油田巾帼文明岗 。

  2007年大学结业后,季伟伟同样选择了采油事情 。巧合的是,他同样分派到了父亲和姐姐所在的采油治理六区 。父亲的教育同样影响着他:“我和你姐姐在六区干了一辈子,没干过一件让人戳脊梁骨的事,你也要好好干 。”

  同样的井区,相同的工种,让季林峰和子女有着聊不完的话题 。小时间,子女们听父亲讲会战故事、艰辛岁月,津津有味;长大后,季林峰听着子女们聊电子巡井、四化建设,全是好奇 。

  季林峰怎么也想象不出,一经人拉肩扛的采油事情居然爆发了云云天翻地覆的转变:人工巡线酿成电子巡检,资料录取由人工收罗变为自动录取,管线穿孔第一时间就会获得新闻……这在他从事采油工的年月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 。

  2018年五一,恰逢季官英和季伟伟都值班 。下昼下班后,姐弟俩带着父亲来到孤岛万亩槐林,重走昔时他巡井走过的路,看看昔时他认真过的油井,体验一下现在的事情情形和四化建设 。

  进站之前,他们给父亲换上一套新的红工衣 。季林峰感伤地说:“干了一辈子采油,到退休也没遇上这身红工衣 。这一穿上,还真精神!现在的条件真是太好了,你们一定得好好珍惜!”

  眷恋的石油情

  又是一年除夕夜 。伴着零星的鞭炮声,季林峰一家三代四口人正其喜洋洋地包着水饺 。

  “妈妈,爸爸什么时间回来吃饺子呀?”3岁的暖暖用奶声奶气的声音问道 。

  “爸爸今晚值班,不可回来和暖暖吃饺子了,咱们给他留着好欠好?”儿媳崔玉娟一边手脚麻利地包着饺子,一边慰藉着女儿 。

  “都说过个团圆年,咱们家啊,过除夕人就没全过,以前是你爸和你大姐值夜班,现在又轮到伟伟了 。这大过年的,也不知道伟伟能不可吃上热饺子 。”心疼儿子的婆婆一直唠叨着 。

  “行了,你就别唠叨了,我值了几多个除夕了,单位向导年年都送饺子,你就定心吧 。”季林峰劝慰道 。

  此时,让全家人惦记的季伟伟正冒着严寒和同事们守护在百里油区 。他脚下的这片土地,父亲和姐姐都一经走过无数遍,现在接过接力棒的他,怀着一种近乎虔敬的热忱,将那份对油区同样的热爱继续倾洒在这片土地上 。

  2018年炎天,孤岛地区履历了两场台风的洗礼,季伟伟统领的油区泛起大面积停电停井 。面临灾后恢复生产的黄金一周,他一连5天奋战在生产一线,抢开井、扶躺井,挖沟渠、排内涝,使极端天气造成的产量损失降到了最低 。加入事情10年来,季伟伟多次立功受奖 。

  而早已习惯了春节时代值班的季官英,这个春节却格外逍遥 。由于春节事后,年满50岁的她就要退休了,以是这个春节单位向导特意没有安排她的班,让她在家好好休息 ;厥34年的采油工履历,她以为“很值得,也不舍得” 。关于退休生涯,季官英说,她还没想好怎样安排,但第一件事是陪着父亲去看看眼睛,尚有多陪陪怙恃 。

  四十载风风雨雨,一家两代三口人在这片土地上事情生涯,斗争生长,贡献收获,他们播洒的是青春和汗水,收获的是幸福和希望 。

  责任编辑:陈尔东

  znchenerdong@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运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