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遭受战乱破损的石油厂旧貌换新颜,展现泛起代化石油石化工业的英姿。
“为什么不必煤炼油呢?不要将煤白白烧掉。”“煤的综合使用要好好研究,这是以后生长的一个主要方面,搞综合使用,中央支持你们搞,要钱给钱,要物给物。”1958年2月13日,毛泽东视察抚顺西露天矿时说。这年冬天,陈云专程到抚顺调研。年底,抚顺石油一、二、三厂改扩建装置划分建成投产。
逆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第18天,毛泽东迅疾签发下令建设燃料工业部。1950年4月,天下第一次石油工业聚会确定了“鼎力大举勘探自然石油资源,同时生长人造石油,恒久地起劲地起劲生长石油工业”的目的。朱德到会讲话指出:“石油是中国很缺乏然而很需要的工具,每年入口数字很大,如不很快地生长,我们不可能成为强盛的国家。”新生的共和国迫切需要石油。
1949年,天下仅东北和西北两个地区有几个规模很小的炼油厂(包括人造石油),不但手艺装备落伍,并且大都遭受到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军队的破损,有的形同虚设,有的只能委屈维持部学生产。天下原油加工能力仅有17万吨,现实加工原油只有11.6万吨(包括人造油),石油产品品种只有12种,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4大产品的产量仅3.5万吨。其时海内消耗的石油产品90%以上依赖入口,靠着“洋油”过日子。
新中国初期,我国的炼油工业分自然原油炼制和人造石油两部分。自然原油炼制天下只有玉门、延伸、独山子、大连、锦西5个原油加工厂;人造石油重点集中在东北地区。所谓人造石油,是用固体(如油页岩、煤、油砂等可燃矿物)、液体(如焦油)或气体(如一氧化碳、氢)燃料加工,获得的类似于自然石油的液体燃料。其主要因素为种种烃类,并含有氧、氮、硫等非烃化合物。其加工要领主要有煤和油页岩或油砂的低温干馏法、煤间接液化法、煤直接液化法等。
恢复
用油母页岩经低温干馏制取液体燃料,是生产人造石油的主要要领之一。1931年“九一八”事情后至1945年抗日战争竣事,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掠夺中国资源为其侵略战争效劳,使用东北地区富厚的油母页岩资源,建设了几个页岩干馏制油工厂。但在日本投降时,这些工厂均遭到差别水平的破损。至东北解放时,只有抚顺西制油厂的少数干馏炉可以委屈维持生产。
1948年10月抚顺解放后,抚顺矿务局接受了外地各石油厂并拨资金,调配干部和工程手艺职员,迅即最先了抚顺页岩油工业的恢复建设。其时装备和手艺职员极端缺乏,恢复事情十分艰难。但在党和政府的向导下,鼎力大举举行组织,普遍罗致人才、发动群众,依赖老工人的履历,施展手艺职员的作用。1949年底,西制油厂80台干馏炉陆续恢复生产,昔时产油约5万吨。
1951 年10月23日,朱德首次视察西制油厂和人造石油厂并题词:“生长人造石油工业,为牢靠国防而斗争。”“工友同志们:为牢靠国防使命,必需起劲生长人造石油工业。”他先后6次视察抚顺。1952年2月,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建设东北石油工业治理局,统一治理东北人造石油工业。9月,东北地区人造石油和炼油企业整编为10个石油厂。西制油厂被命名为石油一厂。该年年底,页岩干馏系统所有恢复,昔时产油22.6万吨。其中军用润滑油、润滑脂等10多个产品支援了抗美援朝前线,受到军委后勤部表扬。1956年5月,该厂提前19个月完成“一五”妄想。
东制油厂在解放前遭受破损最为严重,工厂几成废墟。解放后,也连忙最先修复事情。厥后由于抗美援朝战争最先,工厂修复事情一度中止,到1952年又继续举行修复事情,被命名为石油二厂。1954年,该厂60台干馏炉和配套的页岩油加工装置相继重修完毕,投人生产,1955年生产页岩油抵达17.1万吨。
在恢复建设石油一厂、石油二厂的同时,还对石油三厂(原抚顺石炭液化加氢厂)举行了修复改建事情。该厂是日本侵略者1939年建成的烟煤液化高压加氢生产航空汽油的试验工厂,但因液化加氢系统始终不可正常运转,并且多次爆发爆炸,被迫阻止生产。加入修复、刷新事情的职工经由顽强起劲,1951年6月建成第一套高压加氢裂化妆置和响应的配套工程,昔时生产汽油抵达3000吨。1952年9月19日,朱德视察该厂。1953年该厂又建成第二套高压加氢装置,年产汽油提高到9000吨水平。
在恢复石油一厂、石油二厂、石油三厂的同时,还在锦州恢复了手艺含量较量高的以水煤气为质料的常压钻催化剂合成制油厂,取得了费托法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乐成。该厂被命名为石油六厂。新中国第一滴人造石油、第一块合成顺丁橡胶降生于此。1952年9月24日,朱德视察该厂。
对锦西煤低温干馏装置举行修复,建设石油五厂。2年多时间,除抚顺石油二厂和锦西石油五厂外,抚顺石油一厂、桦甸石油九厂、锦州石油六厂等几个主要企业都完成了部分恢复事情。
起步
新中国建设初期和第一、二个五年妄想时代,为了向经济、军事各部分提供尽可能多的石油产品,石油炼制部分在起劲恢复和扩大东北地区人造石油生产的同时,又在广东茂名地区开发建设了一个新的人造石油基地。
1954年春,燃料工业部石油治理总局凭证地质普查资料,派出勘探职员在茂名举行了油母页岩资源的勘探事情,查明这个地区的油母页岩贮量达50多亿吨,含油率6%~7%,具有工业开采价值。1955年4月,燃料部副部长李人俊率领职员到茂名,再次周全核实页岩开发的可行性,并向国务院提交了开发报告,获得批准。
1958年1月,茂名人造石油基地正式动工兴建。到1959年2月,建成磷僻顺式内热圆型炉和经刷新的桦甸式气燃方型页岩干馏试验炉各1台,油母页岩矿经由主要的施工也最先开采。1961年建成第一部气燃式方型炉24台1965年建成第二部气燃式方型炉24台、1968年和1970年先后建成第三部圆型炉32台、第四部圆型炉32台,总计形成了年产页岩油20万吨的生产能力。
1950年至1959年,天下人造石油产量累计471.8万吨,占同期原油总产量的39.5%,这在其时自然原油产量少、海内石油产品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形下,对中国国产原油的增添息争决石油产品的供应问题,起到了主要的历史作用。
责任编辑:陈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