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位置导航: 首页  >  看法  >  视察
壳牌牵手比亚迪的逻辑
2023年02月22日 18:49   泉源于:尊龙凯时   作者:徐伊斯特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最近这几年,壳牌等国际巨头纷纷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睁开相助,将结出怎样的果?

 

  近期,汽车市场传来了“壳牌入股比亚迪旗下电动汽车投资公司”的新闻。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60%降至20%,新增壳牌(中国)有限公司为股东,持股比例达80%。该公司谋划规模包括新能源电动汽车工业投资,以及充电桩与充电站的投资、建设等。

  这个事务可以追溯到2022年3月,其时两家公司签署了全球战略相助协议,壳牌未来将为比亚迪的小我私家和商业客户提供会员效劳,笼罩其充电周游网络上凌驾27.5万个充电终端,双方将配合为比亚迪在欧洲的客户开发车队解决计划和专属充电效劳。

  早而有之

  充电营业被视为未来生长性工业。作为天下油气巨头之一,壳牌是古板能源企业中绿色转型较早的成员之一。早在2017年10月,壳牌就收购了荷兰NewMotion公司,成为国际油气巨头中正式迈入EV充电市场“吃螃蟹”的第一家;2019年2月,壳牌全股并购欧洲最大的储能电池制造商、德国家用储能巨头Sonnen,目的是通过相助在德国进一步开展综合能源效劳并提供和电动汽车充电解决方尊龙凯时登录首页(中国)官方网站案;2021年的11月,壳牌与中国蔚来汽车公司签署战略相助协议,双方妄想到2025年在中国共建100座换电站,并从2022年最先在欧洲举行换电站的建设、运营试点事情;2022年5月,壳牌与德国ABB电动交通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妄想在德国推出第一个天下性Terra 360一体化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未来12个月内,在全德境内建成200多个充电桩;2022年9月,与中国北汽新能源签署战略相助协议,双方妄想围绕充换电等能源补给效劳领域睁开相助。

  虽然,看准了这片“新蓝海”的不但有壳牌,其他国际石油公司也在全球各国一再脱手新能源充电营业。2017年1月,道达尔收购荷兰EV充电桩营业企业PitPoint,推进荷兰各地充电营业。2018年,雪佛龙启动了规模为1亿美元的未来能源基金,投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2019年,又投资2.4亿美元,加入了美国充电桩运营霸主ChargePoint的H轮融资;2020年3月,启动了基于普鲁士蓝电极和钠离子电解质新电池手艺开发,对Natron Energy公司实验战略投资,以支持其开发用于电力需求治理的牢靠式储能系统车辆(EV)充电站。BP公司则是在2019年,与中国滴滴公司宣布相助,在中国建设运营新能源车充电基础设施;2022年8月,斥资收购了英国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运营商ChargeMaster,并投资StoreDot和FreeWire两家充电企业,其目的是在英国增设2000多个充电点,到2021年充电点总数已抵达9000个左右;2022年9月,BP又与美国赫兹公司相助,拟加大开发美国电动汽车充电站网络。

  底层逻辑

  国际油气巨头投资新能源充电设施的底层逻辑无外乎三点。

  一是基于“大能源”公司建设路径的能源转型逻辑。国际油气巨头,尤其是欧洲的国际油气巨头,在其能源转型战略推进实验历程中,更多思量的是挣脱对古板化石能源的太过依赖、碳中和碳达峰目的及着实施。他们与北美国际油气巨头接纳“油气+CCS”的路径差别,驻足成为“大能源”企业欧洲国际油气巨头,近年来,不但起劲拓展景物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氢能营业,并且对投资和收购各地电力公司以及与古板能源相关的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营业也青睐有加并付诸实验。

  二是基于施展现有油气销售终端网络优势的战略逻辑。现在国际油气巨头重大的油气终端零售网络是一个重大的资产资源,蕴含着重大的消耗场景应用现实。随着全球各国起劲应对天气转变并实验碳达峰、碳中和生长路径,石油、自然气消耗在未来数年或数十年逐步达峰,在加油(气)站内增添充电设施或将其刷新成为油气氢电非一体化的综合能源站是起劲使用和施展这些国际油气巨头现有终端零售网络优势的现实选择。在油电混淆汽车占有一定市场规模和未来终端电气化水平逐步上升的交替用能消耗情景下,古板国际油气巨头使用其油气零售终端网络开展充电效劳是着实时转换效劳模式并继续坚持市场先发优势的一个有利步伐。

  三是加入并主导新型便当绿色出行营业的市场逻辑。随着全球140多个国家宣布“零碳”目的并着手推进实验,古板化石能源驱动的重碳型汽车等交通工具也会逐步淡出历史舞台。新能源汽车及其充电设施这个“蓝海”市场引起了国际油气巨头的关注和介入一点都不希奇。双方使用各自的资源优势、手艺优势、市场优势和治理优势,在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中找到相遇的交汇点,推动新能源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并钻营自身市场份额,切合国际油气巨头恒久市场开发基本逻辑。

  对海内油气企业的建议

  面临国际油气巨头的一再脱手,海内大型油气公司也没有无动于衷。2021年以来,尊龙凯时与海内蔚来汽车、奥动新能源、玖行、伯坦等多家新能源企业开展相助,结构快充、超充、换电等营业,妄想到2025年充换电站数目拓展到5000座。可是相比于国际油气巨头起劲自动的战略谋划和咄咄逼人的资源运营行为,海内油气企业必需从战略妄想、转型路径和市场行为上予以起劲自动应对和主行动为。

  首先,在战略妄想上,海内油气企业在制订其久远生长战略和妄想时,对电力投资、充电、终端电气化等营业予以战略考量和响应的妄想安排;其次,在转型路径方面,在现有石油、自然气营业的基础上,坚持对热、电、氢以及CCS/CCUS,甚至煤炭地下气化等工业坚持开放的情形下,关于发电营业、充电营业、储能营业等与能源相关的市场坚持开放状态,坚持关注度和饥饿感;第三,海内油气企业开展发电、充电和储能营业,不但要凭证科技自主自强的原则,实验有用的牢靠资产投资形成自主能力和产出,并且也要思量接纳资源运作的市场化方法,并购发电企业以及充电、储能营业运营企业,快速在手艺、市场和专业人才方面抵达一定的规模水平。

  责任编辑:周志霞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运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