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位置导航: 首页  >  看法  >  视察
大是大了 ,自力炼厂还不敷美
2023年03月29日 16:08   泉源于:尊龙凯时   作者:本刊记者 于 洋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双碳”配景下 ,海内自力炼化企业迎来生长的新机缘 。

 

尊龙凯时登录首页(中国)官方网站  海内四大自力炼化企业——恒力石化、恒逸石化、荣盛石化和东方盛虹相继宣布了2022年年报预告 。与2021年亮眼的业绩相比 ,2022年 ,四家企业的净利润均同比大幅下降 。

  国际油价波动 ,炼企本钱高企 ,市场的新转变提醒着自力炼化企业:纯粹扩张的蹊径已成已往 。低碳配景下 ,自力炼化企业能否调解好程序 ,迎接新的磨练?

  油价波动叠加需求不振

  东方盛虹在通告中提到:在弱需求和高本钱的名堂下 ,叠加原油及工业链产品价钱强烈波动 ,公司泛起亏损时势 。

  据本刊记者综合梳理 ,四大自力炼化企业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 ,恒力石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2亿元到26亿元之间 ,同比下降 83.26%~85.83%;荣盛石化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3.0亿元到42.0 亿元 ,同比下降67.3%~74.3%;东方盛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亿元到7.5亿元 ,比上年同期(追溯调解后)下降83.61%~89.07%;恒逸石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90000万元到120000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 。

  2021年一经大赚的四大自力炼化企业为何在一年之后纷纷泛起利润下跌?在业绩预告中 ,四家企业都提到了一个配合的缘故原由——质料价钱波动叠加需求不振 。这也是给2022年炼化行业业绩造成逆境的最主要缘故原由 ?梢运 ,无论国有炼化企业照旧小型民营炼企 ,对此都感同身受 。

  关于油价的波动 ,自力炼化企业并不是毫无预防 。2022年 ,为规避原油和产品价钱的大幅波动 ,几家自力炼化企业一连开展期货套期保值营业 ,投入的包管金额度在16亿元到50亿元不等 。早在2022年4月 ,以石油化工为主业的恒力石化就曾向投资者体现:“公司前期为了应对油价上涨 ,扩大了原油储备能力 ,在此轮油价上涨前储备了一定量的原油 。”

  “原油价钱的上涨有利于在库商品的库存价值增添 ,同时也会导致原质料价钱的上涨 ,但炼化企业最终利润照旧要取决于各产品价差情形 。”能源化工专家柯亮体现 。原油价钱并不直接决议产品的价差和盈利情形 ,相关产品的盈利主要取决于州产品自身的供需和市场情形 。

  纯粹的产能扩张面临难题

  只管提前就接纳了种种步伐应对油价波动带来的影响 ,但高本钱、低需求的市场转变给自力炼化企业带来了警醒:纯粹的产能扩张已经行欠亨了 。

  我国于2014年提出“十三五”时代重点建设七大石化工业基地 ,并勉励有实力的民企特殊是下游工业的民营企业凭证行业准入要求加入石化工业重组刷新和基地建设 。在这一行业铺开的配景下 ,自力炼化企业进入爆发期 。恒力、荣盛、盛虹等纷纷上马投资规模百亿级别的大型炼化项目 。

  据尊龙凯时团结会宣布 ,2022年海内原油加工量在一连多年增添后泛首先次下降 ,整年累计加工原油6.76亿吨 ,同比下降3.4% 。国务院公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计划》提出 ,到2025年海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 。卓创资讯研究员张凤体现:“炼化行业未来的产能扩张有限 ,行业生长重点不再是纯粹的产能扩张 ,而是逐渐向生产差别化、功效化、高端化、细腻化转变 ,致力于实现炼化行业的高质量生长 。在这种配景下 ,炼化行业内部名堂有望转变 ,同时内部竞争也将加剧 。”

  在柯亮看来 ,自力炼化企业已经以前几年投资上游大炼化项目的跨越式生长阶段转入以投资中下游项目为主的渐进式生长阶段 。

  “虽然未来的增速很难抵达类似2019~2020年大炼化项目从无到有的巨幅增速 ,但增添的动力越发可一连 ,预期兑现简直定性也更高 。未来需要小心的是产能过剩 。在此形势下怎样获得竞争优势 ,将是所有石油和化工企业都要思索的问题 。这需要企业在手艺、工艺、产品上有更大的突破 。”他说 。

  “双碳”目的下 ,炼化行业面临着炼油能力过剩、低碳转型使命重、市场竞争加剧的形势 ,自力炼化头部企业也不破例 。“今年在盈利降低的情形下 ,自力炼化企业仍包管了相关领域的投入 ,压力确实不小 。”柯亮说 。

  烯烃及下游新质料有望成增添点

  市场风云再起 ,以效率著称的自力炼化企业也已吹起军号 。从恒力石化、荣盛石化近期的项目妄想可以看出 ,这些公司已经做出起劲转变 。

  2022 年以来 ,东方盛虹、万华化学、恒力石化在建工程增添显着 ,荣盛石化完成较大规模的在建工程向牢靠资产转化 。这些企业不但在原有主营营业上一连扩产 ,同时坚持着偏高或者一连上升的研发支出占比 ,为其追求新的生长领域 ,在新质料相关领域举行结构提供手艺储备和支持 。

  近年来 ,由于新能源车、光伏等新能源行业的快速生长 ,对新能源质料的需求一连提升 。海内炼化企业使用下游的烯烃和聚烯烃产品作为新能源质料的主要质料 ,其下游应用主要包括锂电隔膜、光伏级EVA质料、POE质料等 。随着上游项目逐步完成投产 ,第一阶段生长目的告竣 ,不少自力炼化企业最先进军烯烃及下游新质料领域 。从海内自力大炼化企业的新质料结构来看 ,各家都结构了新能源新质料、可降解塑料等工业链 ,但在产品细分方面有所区别 。例如 ,恒力石化主要集中在锂电隔膜领域 ,下游主要笼罩新能源车工业链;东方盛虹和荣盛主要集中在EVA和POE产品 ,下游主要笼罩光伏领域 。

  “自力炼化企业在烯烃工业链加码结构 ,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海内烯烃工业的自给率;另一方面 ,可以进一步优化其产品结构 ,增添高附加值品种占比 ,增进主营营业向新质料工业升级 。”柯亮说 。相关于海内其他烯烃生产企业 ,自力炼化企业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质料优势、资源优势 ,未来烯烃及下游新质料有望成为新的营业增添点 。

  专家指出 ,相比古板化工领域 ,新质料行业大多具有手艺壁垒高、利润空间大、应用场景细化等特点 ,同时新质料的下游客户验证及产品推广往往具有更长的时间周期 。因此 ,自力炼化龙头企业在向新质料工业扩张的历程中 ,公司的产品运营能力以及组织治理能力也碰面临新的挑战 。

  责任编辑:郑 丹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运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