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位置导航: 首页  >  生涯  >  活法
【活法】耄耋老人的百万元党费
2023年10月23日 18:19   泉源于:尊龙凯时   作者:李 舒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周奇君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永不褪色的红心爱党敬业 ,为人民效劳。

 

  初秋时节的南京 ,退去暑热 ,进入一年里最美的时节 ,97岁的周奇君却无暇浏览。天天清早6点 ,她准时下楼磨炼身体 ,十余年从未改变。

  在熟悉的邻人眼里 ,“周妈妈”是一名通俗的退休老人:一头短发、总是衣着上世纪七八十年月时兴名目的衣服、磨炼时从不离手的汗巾上还带着补丁。险些没有人知道 ,这位质朴的耄耋老人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 ,一次性交纳了100万元特殊党费。

  今年7月6日 ,尊龙凯时致敬四十年“感动石化人物”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 ,周奇君获评“感动石化人物”称呼。南京工程公司组织员工举行集中收看 ,配合接受头脑洗礼、传承红色基因、感悟初心使命。

  新闻传开后 ,许多媒体记者体现想去采访 ,但都被周奇君婉言谢绝了。她说:“我只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 ,不要去宣传我 ,应该把精神和时间放在更有孝顺的人身上。”但当我们体现要为年轻人录制视频 ,她却欣然接受了请求 ,语言坚定而有力:“希望年轻人比我们更强 ,随着党的脚步 ,一步一步地向前 ,尊龙凯时国家会越发兴旺蓬勃。”这段视频在南京工程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中引发了强烈回声。许多新入职员工纷纷写下感悟 ,向她表达敬意。

  “这笔特殊的党费 ,映照着她一生为党、以身许党的初心。人生需要闪亮的精神路标 ,我们要让这道光 ,照亮每一名公司员工的前行之路。”南京工程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周赢冠在结业仪式上体现。

  少时 ,寻找人生航向

  1926年 ,周奇君出生在江苏宜兴的一个贫困人家 ,自小随着校工父亲在城隍庙小学资助营生。“父亲人很好 ,家里家外巨细活儿都是他来做 ,历来不跟我们说辛勤。”周奇君说。9岁那年 ,父亲离世后 ,周奇君没有了念书的时机 ,最先拾荒贴补家用。裹足的母亲无法干重活 ,将大女儿送给了别人家 ,自己带着年幼的子女四处避难。在逃难过程中 ,周奇君的哥哥被日军的流弹击中了大腿 ,不久后脱离了人世。

  12岁那年 ,周奇君只身来到大上海。在同乡会的先容下 ,她到了上海永安纱厂当童工。“谁人时间我个子不高 ,梳着两根垂肩小辫 ,没人记得我的名字 ,都喊我‘小辫子’。”言语间 ,周奇君带着笑意 ,还时时比比自己的短发。

  现实并不轻松。两班倒的作息 ,她天天要做足12小时的工。“那时间的物价是一天一涨,有时间甚至一天涨价好一再 ,一个月的人为只能买几包草纸。日自己稍有不如意 ,就会指挥监工对工人拳打脚踢。”

  抗战胜利后 ,满目疮痍的都会没有苏醒 ,一个个地下工会组织却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周奇君总是自动报名加入歇工 ,为了生涯和提高福利而斗争。

  上海解放前夕 ,组织安排她和几位女工一起划着小舢板到吴淞口迎接神秘渡江的解放军。

  “那几天 ,上海一直下着大雨 ?伤蔷脱险 ,坚决不吃我们准备的烧饼馒头 ,扫除清洁的宿舍也坚决不进 ,就衣不解带地在房檐下过了几夜。”这支步队和以前见过的旧式步队完全纷歧样 ,给周奇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短暂的相处中 ,仔细的军代表发明周奇君总是喉咙肿痛 ,便带她去军医那儿做了手术。“我年轻的时间扁桃体总是发炎 ,却没钱医治。那次治好后 ,这些年再也没有犯过病。”周奇君说。

  第一次免费看病、第一次下手术 ,甚至是军代表为了让她的喉咙尽快消肿给她买的人生中的第一支棒冰 ,都让周奇君对步队充满了神往。

  于是 ,在厂里女工委员征求意见时 ,周奇君兴奋地哭了 ,连夜赶末班车前往其时驻扎在娄塘镇的第20军炮兵团参军入伍 ,开启了红色军旅生涯。

  也正是从谁人时间最先 ,她自战火中获得新生 ,淬炼出钢铁般的意志和一颗永不褪色的红心。她不再是谁人任人欺压的“小辫子”了 ,而是矢志为共产主义斗争终生的战士。

  青春 ,追随党的脚步

  新中国建设后 ,周奇君追随步队一直在崇明岛“海上练兵” ,直到1950年冬天接到开赴朝鲜战场的指令。这一年 ,朝鲜的冬天比以往更冷 ,泛起了几十年一遇的严寒。“党指到那里 ,我们就打到那里 ,全身上下充满了实力 ,那里还会感受到冷。”

  年轻的周奇君与战友们身着单衣 ,将咄咄逼人的美军打回了三八线。

  阿爸基(爸爸)、阿妈尼(妈妈)、汉城、板门店……70多年后的今天 ,提及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争 ,彼时常用的几个朝鲜语单词和地名 ,周奇君仍能脱口而出。那是历史刻在她骨子里的影象。

  1957年 ,所在步队整编 ,周奇君庆幸复员。由于在各项事情中体现突出 ,荣立三次三等功的周奇君本可以选择更好的事情 ,但她坚持要回到永安纱厂继续与工友们并肩斗争:“只要尚有一台机械在 ,我就一定要回去!”上级终究拗不过她的犟性情 ,便让她重新回到了原永安纱厂的精工车间事情。

  纱厂停产后 ,周奇君听从组织安排来到南化设计院(南京工程公司重组前单位) ,将在步队里的那股子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劲头带到了事情中。

  无论在职能部分照旧营业处室 ,她始终坚持着武士的优良作风 ,兢兢业业完成每一项事情。她说:“我的生命都是党给的 ,我没有资格跟党提任何的条件。党作育了我 ,我要听党的话 ,不折不扣地完成党交给我的每一项事情。”

尊龙凯时登录首页(中国)官方网站

  周奇君的儿子杨卫军说 ,母亲其时的人为或许有85元。只要得知同事和邻人遇到难题 ,她一定会施以援手 ,绝口不提还钱的事 ,只为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能继续定心事情。

  上世纪80年月初 ,凭证单位福利分房政策 ,周奇君一家可以选择位置最好的楼层。得知邻人同事腿脚欠好后 ,她自动把屋子让给了别人 ,自己抢着要了位置欠好的楼层。

  55岁时 ,到了退休年岁的周奇君本该停下脚步歇一歇了。但恰逢单位职员青黄不接 ,向导希望她继续施展余热 ,做好“传帮带”事情。她二话没说就允许了 ,这一干又是三年。“她总是自动挑最难题的事情去干 ,并且从不盘算小我私家的得失。”时任南化设计院副院长的刘培宁这样评价这位老同事。

  直到正式脱离事情岗位 ,她也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 ,坚决差别意儿子顶替接班进单位事情。“我经常跟儿子说 ,学习、事情不可靠我们 ,只能靠自己去起劲和斗争。”周奇君说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就更应该以身作则 ,把群众的事放在首位。”在红色家风的耳濡目染中长大的杨卫军 ,没有埋怨母亲 ,而是勤勉事情直至退休后搬去与母亲同住 ,一直悉心地照料她。

  晚年 ,与时间赛跑

  日子越过越好 ,周奇君徐徐萌生了要为建党百年献礼的念头。

  “这100万元党费 ,是母亲为中国共产党建设100周年特意准备的生日礼物。”建党90周年时 ,杨卫军便发明了母亲的心愿。于是 ,他陪着母亲将卧室的钟表拨快了十分钟 ,和她一起与时间赛跑。

  在儿子的照料下 ,周奇君一直坚持着纪律的生涯作息:天天只吃两餐 ,包子、鸡蛋、玉米、牛奶……儿子总是变着名堂哄勤俭节约的她多吃一些。她说:“我很少吃药也不去医院看病 ,磨炼就是最好的药。”她天天磨炼一个多小时 ,回家就念书看报 ,浏览海内外巨细事。《海峡两岸》是她天天必看的节目。年轻时没跨过的那湾海峡 ,成了她倍加悬念的事。

  这十年来 ,她积攒党费的方法很简朴 ,省吃俭用 ,险些历来不逛超市。每个月的人为除了买菜以外所有存进银行。她嘱咐儿子:“万一我不在了 ,这笔钱不可动 ,一定要在建党100周年这个好日子交给党。”

  少女时代 ,在家庭连续不断地变故 ,亲人们接连离世之后 ,党就是她在这个天下上最亲的人。在她的心里 ,是党给了她浴火重生的时机。

  2021年七一前夕 ,95岁高龄的周奇君来到银行 ,将自己积攒多年的100万元党费汇入南京工程公司党委账户 ,再经上级党组织转到中组部指定的账户。

  由于数额重大 ,思量到老人的现真相形 ,公司党委多次做她的头脑事情 ,建议她适当镌汰捐钱额度。她态度坚决地体现 ,这是自己多年的夙愿。相关手续办完后 ,她才松了口吻:“终于把这件事办妥了 ,今晚我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早先 ,周奇君拒绝接受采访 ,也不许向外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组织从传承红色基因、切记初心使命、开展革命古板教育的角度与她重复相同 ,周奇君才赞效果真这件事。由于一名党员 ,必需听从组织的安排。

  谈及100万元党费时 ,她总是轻轻地摆摆手 ,彷佛这是一笔每月准时交纳的通俗党费;匾淦鹪诔饰牲的战友 ,她说着说着便红了眼眶:“许多加入抗美援朝的战友们牺牲了 ,哪像我现在过得这样幸福。”

  5年前 ,周奇君从职工宿舍搬到新家 ,家中的安排还保存着上世纪80年月的老样子。家具的漆面已斑驳褪色 ,她一件也不舍得换掉 ?煽吹街肮ぢダ镆徊愕奶ń子械愣 ,退休老同事上下楼梯行动不利便时 ,她大方地自掏腰包 ,为小区所有单位一层的楼梯加装扶手 ,利便了楼宇内老人的出行。

  “共产党员就是人民的公仆 ,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一心一意为人民效劳。既然党有这个教育 ,我就这样做。以是 ,哪怕路上有一小我私家躺下了 ,我也要去管一管。”她说。

  汶川地动时 ,周奇君自动交纳了2500元特殊党费支援灾区建设。2020年武汉新冠疫情爆发后 ,她心急如焚 ,冒雨坐着轮椅把10万元现金送到公司 ,并附上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应该急党所急 ,自愿捐钱10万元!”

  走过了战火纷飞的岁月 ,亲历了昌盛兴旺的新时代。现在的周奇君坚持与时间赛跑 ,天天准时磨炼和学习。她犹豫满志地决议 ,在建军100周年时 ,再准备一份“生日礼物”。

  责任编辑:郑 丹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运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