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伟人一句话,五千石油人齐聚苏北,酣战江淮,抗洪夺产,建成百万吨能源基地。
“江苏要是有一吨油,就可以说江苏有石油工业了。”“苏北就是搞一个玉门油田,年产三十万吨,那也很好嘛。”“苏北若是找到油,年产一百万吨,就值得大搞。”1958年2月,主管石油工业的邓小平明确指出。
1995年12月27日,江苏油田建设20周年之际,“果真揭晓邓小平同志有关生长江苏石油工业的指示”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礼堂盛大举行。大会宣告:江苏油田年产踏上100万吨台阶,实现了邓小平“苏北若是找到油,年产一百万吨,就值得大搞”的夙愿。
五千雄师战水乡
江苏地区经济蓬勃,但燃料缺乏,煤、石油和自然气不敷用,特殊是工农业蓬勃的长江下游长三角地区,极端缺少能源。新中国建设前,苏南、苏北地区一直是国际“洋油”的推销市场。
20世纪30年月,江苏地区最先石油地质考察,地质学家翁文灏于1934年首次提出“长江各省亦有油田之望”的看法。20世纪40年月后期,地质事情者最先在江苏地区举行早期石油地质勘查,但一系列的勘探均无效果。新中国建设后,地质部于1955年组建华东石油普查大队,最先对华东地区举行系统的石油勘探普查。
江苏石油工业真正起步于我国第一个五年妄想。1956年1月,地质部第二次天下石油普查聚会决议,开发包括江苏在内的华东地区油气资源普查事情,揭开了江苏油气勘探的序幕。
要驻足自然油,在天下更大的规模内开展勘探,把石油勘探结构向东部转移。历经周全普查,江苏石油勘探迎来两次战略突破:1970年9月,地质部第六普查勘探大队在位于兴化县戴南镇的苏20井试获日产原油14.5立方米。这是苏北地区第一口发明井。1974年9月,在位于江都县真武镇的苏58井试获日产原油41.4吨、自然气161立方米。真武油田的发明,为江苏石油会战涤讪了资源基础。
1975年4月4日,胜利油田指挥部所在地东营,26名队员依次登上了一辆中巴车,集结前往江苏扬州。这26名队员组成了一支为组织实验石油会战而派出的先遣队。此时,江苏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指挥部尚未建设。
1975年4月23日,江苏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指挥部在北京定福庄建设,调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秦峰任指挥兼党委书记。指挥部的“前指”,就设在大运河畔的千年古镇邵伯。时任石油化学工业部部长康世恩,出席江苏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指挥部建设大会并讲话。他说,现在江苏见到石油了,我们能够迅速开发出来,那就对实现毛主席多年来的指示、改变北煤南调的使命有着主要意义。
1975年4月28日至8月9日,短短104天时间里,从山东东营、陕西长庆、四川、东北等地的油田企业,发运来的钻机装备和采油器材等共计221个火车皮11500吨,行李共计63个火车皮13451件,所有运抵各施工区。天下各地赶来加入石油会战的干部职工,1975年7月起坐车或搭船进入生产工区,住进搭建在荒野外外,总计抵达2.5万平方米的席棚房和120栋运动板房,用饭的大草棚兼做大礼堂。5050名来自天下各地的石油工人,从周围八方搜集到扬州市境内的江都县、高邮县、邗江县,以及准阴市境内的洪泽县、金湖县等地,放炮地动、架设钻机,睁开了轰轰烈烈的石油生产大会战。
情形重大敢坚持
1975年7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陈云到扬州视察事情,特殊提出要听听江苏石油勘探的情形,秦峰等人赶赴扬州汇报。第二天,陈云又专程到会战前线,看到喷油喷气的时势后很兴奋。他说:“江苏有油,但情形重大,要战胜难题坚持下去。”
1975年7月20日,石油会战的第一口井——真6井即将开钻。从四川调来的3244钻井队肩负该井的钻探使命。几十名干部职工,中午刚刚抵达工地安顿好住处,下昼3时就把请战书送到了会战指挥部。为早点开钻,全队职员越日破晓4时便赶到施工现场,硬是用铁锹挖出了半个游泳池大的标准泥浆池。10月15日,3244钻井队优质完钻真6井,日产原油40吨,现场锣鼓喧天,人们一片欢呼。到1975年底,会战指挥部共完钻探井13口,试产原油6176吨。
令人振奋的是会战打出了“千吨井”。1977年10月25日,真20井获日产1020.5吨的高产油流。这是南方第一口高产千吨油井。至2015年3月关井停产,真20井累计产油30.8943万吨,是江苏油田产量最高的功勋井。
1977年底,江苏境内第一个油田——真武油田正式投入开发。由于江苏极端缺油,真武油田到1975年底试生产原油6000多吨,扬州、常熟等14个县市首次用上了本省自产的油,干部职工兴致勃勃。至1979年底,油田年产原油迈上30万吨台阶,实现了“赶玉门”的目的,以现实验动落实了邓小平“苏北就是搞一个玉门油田,年产三十万吨,那也很好嘛”的指示。
不负重托冲百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将事情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并把能源作为经济生长的重点之一。江苏油田切记小平同志“大搞”指示,坚决贯彻党中央决议安排,于1983年8月1日召开第一次党代会,提出“赶玉门、赶江汉、实现年产原油一百万(吨)”的斗争目的。
油田的生长,获得了党中央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体贴。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先后于1980年、1987年两次视察江苏油田。他说:“江苏油田紧挨沪宁杭金三角区,生长江苏油田意义很是重大。”1983—1989年,江苏省省长顾秀莲先后4次到江苏油田调研指导。
江苏油田主力油区地表属于苏北黄淮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组成部分,大部分的勘探工区和开爆发产油井就在淮河入江水道以及里下河地区,“水乡油田”名副着实,抗洪保产成为必需面临的挑战。
1991年,淮河下游爆发新中国建设以来特大洪涝灾难,流量抵达每秒8000立方米,江苏油田直接经济损失超亿元……1998年,淮河再次暴发特大洪水,湖区油水井遭受了7次150多天的洪水侵袭……2003年,江苏油田遭受了历时122天的大洪灾,影响原油产量15000吨,直接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2015年,洪水流量更是抵达了惊人的每秒10000立方米……
在一次又一次的洪水洗礼中,水乡石油人以“洪水不退不回家”的激情,在百里油区筑起了一道道坚如盘石的钢铁堤坝,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夺油会战热潮,包管了原油正常生产。1980年至1995年,江苏共发明并开发油田21个,原油年产量从30万吨迈上了100万吨。
责任编辑:陈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