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德士古油库工人敌后保供应的事迹,是天津石油的红色基因的证实。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一边猖獗地掠夺中国人民的物质资源,一边严密地封闭陷落区的物资供应和生意。中国人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天津石油销售行业的职工和海河码头上部分前进脚夫工友冒着被日本特务抓捕的危险,自动配合中国共产党地下事情者向解放区神秘运输物资,也因此留下许多故事。其中,德士古油库爱国工人的故事撒播至今。1951年2月,德士古公司所有职工被新中国的天津石油公司任命,红色基因源远流长。
阻挡声中建油库
美商德士古煤油公司于1915年踏足中国,首先在上海设立了中国德士古煤油公司总公司。1919年,它在天津开设了分公司,命名为德士古天津煤油公司,营业规模涵盖河北、山西、北京、天津、河南北部、山东北部及内蒙古西部。
德士古天津油库于1929年最先筹建,1932年正式建成投产。油库位于河东区大直沽,紧邻天津海河,占地64亩。在建设历程中,曾遭遇大直沽村民的整体对抗,施工一度陷入障碍。为了化解矛盾,德士古曾约请大直沽的乡绅们,包括直沽小学校长吴仲鲁、酒业公会董事长张幼武、赵三爷、靳四爷(天津地方文史资料就纪录到此)等人举行谈判,并在南市天合玉饭庄设宴款待,允许为村民装置电灯、修建小学,且允许会优先任命工人。然而,谈判代表们对此均体现拒绝。谈判破碎后,德士古通过南京国民政府获得了允许,并向其时的天津市政府行贿,最终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强行推进了油库的建设。油库建成后,原先的允许也不再认可。
油库分为三个部分,以通往棉纺一厂的铁路专用线为界,划分为工具两部分,东部为油池区和住宅区,两区以水泥墙离隔。油池区设有六个油池,其中包括两个万吨级的大油池。油库自建成投产后,便成为德士古天津煤油公司在华北地区油品运输的焦点枢纽。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油库被日本侵略军占领,美籍职员被迫送往山东潍县集中营关押。1945年日本投降后,集中营中的美籍职员返回天津,乐成从日自己手中夺回油库,但油库已被破损得不可样子。经由两个月的恢复事情,油库于1945年10月重新启用。
危险之中运物资
为了将陷落区的日军物资神秘转运到抗日凭证地,天津石油销售行业中被日军强占的美商德士古油库接卸工和海河码头脚夫工友们练就了一身绝活:在被严密监视的情形下,他们使用装卸军用物资的时机,将布疋缠在身上,逃避日军和汉奸特务盘问。这些工人依附着质朴的爱国热情和勇敢机智,在中国共产党地下事情者的向导下,将日本侵略军掠夺来的物资抢运出来,送到敌后抗日武装组织,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做出了孝顺。
1943年9月的一个黄昏,雨过天晴,空气清新宜人?稍郎痰率抗盘旖蚍止居涂獾募该忠展と瞬坏扌南硎,还略显憋气。其时日本帝国主义对陷落区的封闭手段怒不可遏,从敌占区转运物资到抗日凭证地越来越艰难。
地下事情者于世勋外貌的身份是小学先生。这一天,他请油库司机“大老郭”(本名郭世荣)组织油库手艺工人和可靠的脚夫工友,趁夜里接卸军用布疋时将一部散布疋转运给八路军武工队,再运向抗日凭证地。夜幕降临。郭世荣、储运接卸工“大个儿”(本名李跃斌)、“小李”(本名李德泰)以及客栈保管工陈昌信等几人群集在工房的神秘夹层内,跟于世勋商讨转运妄想。“大个儿”是抢运物资的能手,他运送出的布疋最多?慑抢慈毡咎匚穸晕镒是涝嗽嚼丛叫⌒,抓捕了好几名无辜黎民,试图“杀一儆百”,难免让人忧心忡忡。
“大个儿,解放区需要尊龙凯时物资,这是为了我们自己和家人,更是为了国家。若是我们不可动,期待尊龙凯时将是越发漆黑的日子。”老于看出了他的心思,勉励他说。
这番话坚定了大伙的信心。在黑漆黑,他们战战兢兢地走出工房,向军列走去。小李、“大个儿”和脚夫工友在装卸的历程中迅速将军用布疋缠在身上,陈昌信认真巡查。
就这样,他们一次次往身上缠布,再褪下来,将卸下的布疋迅速放入吉普车的后厢。突然传来了一声枪响,几人心中一紧,迅速跳上吉普车,发动引擎准备脱离。然而,吉普车刚启动,前利便泛起了一队日军。大老郭本能地转动偏向盘,日军不敢在油桶排放区开枪,朝天开了两枪,耳边传来子弹划破空气的声音。就在这岌岌可危之际,陈昌信从后座跳出,举着双手跑到日军眼前,告诉日军他们在做地方铁路局交给的紧迫使命,指派职员是特高课的熟人。他一边说一边退却,指导日军走出油桶排放区。
突然,从油桶后面站出一个黑影,大叫:看俺张翼德的手榴弹。各人还没反应过来,一颗手榴弹便朝着日军扔来,瞬间爆炸声响起,烟雾弥漫,日军马上朝手榴弹的地方追击而去。
于世勋、陈昌信、大老郭等人驾着吉普车在浓烟中迅速驶离,向着河北大街明记油庄奔驰而去,终于在黎明前抵达了接应的所在?吹狡诖堑奈涔ざ釉毙患魏脱秸庞,心中一阵欣慰。
天津石油接受职工
转运完物资,上午9点前,大老郭一行人又回到油库。陈昌信在日本特务跟前云里雾里地一通说辞,让日本特务认定了他们是给特高课办私活儿去了,遂放他们回油库上班。
在这个清早,天津石油行业的老职工再一次践行了他们作为通俗中国黎民和老石油行业工人的历史使命,心中充满了对抗日胜利和未来中国的神往。
这次行动中,三分之二的军用布疋被转运走,一名日军被烟雾弹炸轻伤。日本指挥官抓了4名无辜中国脚夫工友交差。厥后,这4名脚夫被我党地下事情组织神秘救出转移离津。日军只得在栈桥和油库增添了一个排的警戒军力,还增添了军犬巡逻。
抗战胜利以后,大老郭他们才知道,那天晚上,向日军扔手榴弹是一名留在天津海河码头干脚行的国军伤退老兵。他刻意要给大屠杀中死难的中国人报复,和4名脚夫用自己做的“玻璃碴子烟雾弹”炸伤一名日本兵。
二战竣事后,德士古重返天津时,仅剩下一个万吨容量的煤油池,另外尚有四个2000吨级的汽油池,总容量达2.8万吨。油库西区靠近海河,拥有220米的码头,建有三座整装客栈和一座煤油听箱客栈。
1949年天津解放前夕,美籍职员撤离,由白俄邱平担当厂长,并开除了大部分工人,引发了大规模的工潮。工人们在德士古天津煤油公司办公楼前静坐示威,最终获得复工的时机。天津解放后,油库曾少量接卸油品,也无意加入市场销售。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中国实验封闭,并没收了中国在美国的资产。1951年2月,中国政府宣布征用油库,德士古公司所有职工被新中国的天津石油公司任命。现在的天津石油的老职工,大部分是世代石油行业职工。他们讲述着父辈昔时卸油时将布疋缠在身上,躲过日本兵的检查,转运物资的故事。这种手艺到解放后就失传了,而故事,还在撒播。
责任编辑:赵 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