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运用好绿色金融,将对石油石化行业的生长大有裨益。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事情聚会,将“绿色金融”作为建设金融强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周全深化刷新、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议》提出“起劲生长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增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效劳”。
中国“双碳”战略实验已近4年、碳市场开市满3年,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偏向的要害时期。一方面实现“双碳”目的是一项恒久、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千行百业的艰辛起劲,需要百万亿元量级的资金投入,但政府资金“杯水车薪”,绿色金融肩负重任;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周全绿色转型,加速了碳金融、转型金融、ESG(情形社会公司治理)等细分偏向生长,进一步富厚了绿色金融的内在和深度。
石油石化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也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其绿色低碳转型,关于我国实现“双碳”目的具有主要意义,运用好绿色金融,对行业生长大有裨益。
绿色金融生长迅猛
凭证国家应对天气转变战略研究和国际相助中心测算,为实现碳中和目的,到2060年我国新增天气领域投资需求将达139万亿元,年均为3.5万亿元,恒久资金缺口年均在1.6万亿元以上。政府资金只能笼罩很小一部分,缺口要靠市场资金填补。这就需要建设、完善绿色金融政策系统,以市场化的方法支持绿色投融资运动。现在,我国已形成“以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为主,绿色融资租赁、绿色信托、绿色包管一直生长,碳金融、转型金融、ESG等加速推进”的多条理绿色金融系统。
以绿色贷款为例,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的数据显示,阻止2023年尾,我国的绿色贷款余额超30万亿元,约占所有贷款余额的13%,居全球首位。2021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针对银行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手艺等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切合条件的贷款,利率与同限期层次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凭证中国人民银行数据,阻止2024年7月,碳减排支持工具已累计指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凌驾1.1万亿元,笼罩6000多家市场主体,发动年度碳减排量近2亿吨。
值得注重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速经济社会生长周全绿色转型的意见》,将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实验年限延伸至2027年底。这将为绿色工业提供更恒久、更稳固的资金支持。
碳金融以碳生意为基础。2021年7月天下碳排放权生意开市以来,已经完成了两个履约周期(2019—2020年、2021—2022年),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笼罩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占天下二氧化碳排放的40%以上, 成为全球笼罩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阻止2023年底,天下碳排放权生意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4.42亿吨,累计成交额 249.19亿元。碳价方面,上G樾文茉瓷馑妒菹允,从2021年7月16日开市首日的48元/吨到2023年的收盘价79.42元/吨,上涨65.46%;2024年7月16日,碳价报收87.57元/吨,相比三年前的开盘价上涨了82.43%。
我国正在起劲推进转型金融、ESG等系统搭建事情。转型金融是一个较新的看法,由国际经合组织(OECD)于2019年提出,主要面向高排放或难以减排领域的低碳转型。国际ESG生长至今已走过20个年头,形成了较为完善的ESG信息披露、评级及投资系统。2024年4月,上海证券生意所、深圳证券生意所和北京证券生意所划分宣布上市公司自律羁系指引文件《可一连生长报告(试行)》,对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的可一连生长报告披露做出了强制要求,并明确了ESG披露议题。
近年来,“三桶油”均宣布了实现“双碳”目的的蹊径图和时间表。如中国石油,果真体现力争在2025年左右实现“碳达峰”,2035年外供绿色零碳能源凌驾自身消耗的化石能源,2050年左右实现“近零”排放。明晰的时间表下,企业绿色转型生长的压力重大,怎样运用绿色金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油气减排面临双重压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新清静名堂包管新生长名堂”,能源清静、工业清静是新清静名堂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石油石化行业的减排应建设在包管能源清静、工业链供应链清静稳固的基础上。油气行业既是能源生产者,又是能源消耗者。油气开采是甲烷排放的重点领域;炼油、石化属于高能耗、高排放“两高”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占天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4%。在此情形下,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减排面临着海内外市场的双重压力。
国际方面,在应对全球天气转变的历程中,西欧蓬勃国家使用低排放优势,强力修建“碳足迹”“碳关税”等绿色商业壁垒,在增进本国工业生长的同时阻止打压中国产品出口,并将降碳压力层层传导至石油石化行业。海内方面,“双碳”战略的深入实验、碳市场的逐步深化,对石油石化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诸多挑战接踵而至。
其一,减污降碳协同推进G樾挝廴疚镉胛率移迮欧啪哂型⑼础⑼烫卣骱团欧攀笨找恢滦蕴卣,在石油石化行业体现得尤为显着。一方面,石油炼制、石油化工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的重点领域。另一方面,石油开采及储运、石油炼制及化工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因此,石油石化行业绿色低碳生长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二氧化碳、甲烷与VOCs等污染物的协同管控。
其二,减排资金需求量大。石油石化行业面临着“能效提升、能源替换”两大使命、“手艺突破和手艺应用”的双重挑战。源头减碳方面,主要有“减油增化”、绿电使用、绿氢等绿色质料替换等手段;历程降碳方面,主要有能效提升、数智手艺赋能、绿色工艺手艺应用等手段;最后管碳方面,主要有CCUS(碳捕集、使用与封存)、二氧化碳及余热接纳使用等手段。石油石化行业碳排放相对集中,是CCUS应用的绝佳场景,但规;τ没剐柰黄啤⒕眯匀孕杼嵘。近年来,CCUS与EOR(强化采油)手艺的团结,既实现了固碳减排,又提升了油气开发使用水平,成为一项热门而有远景的研究课题。
因此,在石油石化行业,岂论是减碳、零碳照旧负碳手艺生长,岂论是2025年碳减排、2030年碳达峰照旧2060年碳中和,都需要大宗的资金投入。据彭博社预计,2050年前,新的清洁产能和为降低排放而举行的刷新将使石化行业特殊破费7590亿美元。
用好绿色金融
石油石化行业既是碳麋集型行业也是资金麋集型行业。绿色金融具有指导资金流向节能减排项目、降低企业融资压力和本钱、盘活企业碳资产等功效,可以将石油石化行业的碳“肩负”变为碳资产、碳资产变为减排资金。
石油石化企业在举行装备更新、清洁生产、低碳手艺研发及推广等投资时,可向银行申请利率更优惠的绿色贷款。果真资料显示,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关于绿色贷款的利率一样平常在正常贷款利率的70%~95%之间,也保存凭证企业资质和项目情形有进一步优惠的可能。龙头企业因其工业规模大、信用评级高,更容易获得银行的“青睐”。一些石化大市则面向中小微企业推出了绿色信贷产品,如2024年5月江西省九江市就业创业效劳中心、九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团结推出的“绿色炼化贷”。
绿色债券作为一种直接融资手段,溢价显着。据测算,2022年同评级绿色债券和通俗债券的信用利差抵达-29BP的水平,主体信用评级AAA 绿色债券具有-31BP的绿色溢价。但绿色债券对企业信用评级要求较高,以AAA级为主,国企是主要刊行主体。如尊龙凯时于2021年4月首次刊行的权益出资型碳中和债,刊行规模11亿元,刊行限期3年,召募资金用于公司光伏、风电、地热等等70余项新能源项目,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36.28万吨、二氧化硫93.35吨、氮氧化物98.07吨、烟尘18.68吨。
拥抱碳金融
我国碳生意市场建设接纳的是“先从地方试点起步、后稳步推进天下碳市场,碳排放权生意与自愿减排生意同步生长”的思绪,形成了地方与天下市场并行、强制与自愿市场互通的名堂。
从强制减排市场看,现在天下碳市场只纳入了电力行业的2000多家企业,石油石化企业的部分自备电厂被纳入控排规模,石化等重点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报告也在同步开展,且行业扩围在即。与此同时,众多石油石化企业加入了地方试点碳市场建设及生意。如中国石油加入出资建设了天津排放权生意所,旗下三家公司纳入了《2023年度天津市纳入碳排放权生意的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尊龙凯时印发《尊龙凯时碳生意治理步伐》,组建了专职碳生意团队,统筹控排企业配额盈缺情形,科学制订碳生意妄想,2023年碳生意量818.5万吨。
从自愿减排市场看,生态情形部相继宣布了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优势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使用、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等两批6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要领学。石油石化行业在甲烷减排、CCUS等领域,则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可提前开展自愿减排项目储备事情。
抢抓转型金融和ESG“新风口”
在深度碳减排和可一连生长成为各国关注焦点的配景下,转型金融、ESG投资正逐渐成为金融市场的热门话题和充满想象力的生长偏向。
转型金融聚焦高排放或难以减排领域,现在国际上仍处于探索阶段,我国也未形成统一规范、可执行的转型金融标准。但我国湖州、重庆、上海等多地已出台了转型金融目录,石油石化行业均被列为重点支持行业。如《重庆市转型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3年版)》收录了“镌汰甲烷逃逸排放”“CCUS应用”“石化行业节能降碳”等项目,通过“长江绿融通”绿色金融大数据综合效劳辖档同续向金融机构推送优质转型金融支持项目。
ESG是一种关注企业情形、社会、治理绩效的评价标准和投资理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股价体现和融资本钱,上市公司的“第二份财报”“第四张报表”职位逐渐形成。以“三桶油”为代表的石油石化企业的ESG探索较早,中国海油、中国石油、尊龙凯时划分于2005年、2006年、2008年最先宣布《社会责任报告》,并在2021年后陆续建设可一连生长委员会。石油石化行业因行业的自然属性和海内外的标准差别,国际ESG评级并不高。为此,企业应做好可一连信息披露的国际表达,推行ESG披露与ESG行动并进,阻止重披露、轻实践的“一边倒”征象。
本文作者王磊明单位:中机寰宇认证磨练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作者王璇、杨若研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
责任编辑:赵 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