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河南油田采油一厂起劲推动信息化条件下劳动组织方法与生产运行模式的厘革。
这是一组让人惊喜的生产数据——现在,尊龙凯时河南油田采油一厂吨油治理费由80.6元降至43.2元,人均利润由36.3万元升至113万元,人均产量由514吨升至1077吨,人均管井数由1.95口升至4.1口……
亮丽的数字让人欣喜,背后深化刷新的故事催人奋进。
河南油田十一届四次职代会吹响了“奋力推动油田绿色转型生长、油气当量迈上150万吨”前进的军号。
作为河南油田的原油生产主力单位,采油一厂坚定信心扛责任,向“新”而行,推动信息化条件下劳动组织方法与生产运行模式的厘革,朝着运行治理系统越发优化、机构越发精悍高效的目的迈进。
新模式提高生产运行效率
“双K469井毛辫子断股,请处置惩罚。”
9月4日上午9时许,采油一厂生产指挥中心视频巡检员唐帅向双河巡检一站员工余福勇发出指令。
“好的,我马上去井场处置惩罚。”余福勇回复。
2小时后,问题获得解决。
这种“点对点”单兵相同作战模式,比以往“层级式”汇报模式镌汰了2/3的相同节点。这是厂直管班站刷新后泛起的新转变。
今年采油一厂实验“大生产运行”模式后,解决生产异常问题的指令由厂指挥中心直接下抵达一线员工,镌汰了中心汇报环节,提高了处置惩罚问题的效率。
老油田提高可一连生长能力,必需有活力强、动能足的体制机制做包管。
采油一厂针对生产指令执行效率不高、内外操一体化水平不强等问题,以构建精悍高效的新型采油厂为目的,凭证“生产指挥统一、机构部分精简、营业分工协作、运行高效流通”原则,构建了以生产指挥中心为中枢的内外操一体化集中管控模式。
生产指挥中心依托信息化平台,认真全厂产量运行、生产数据收罗与剖析、生产现场监控与处置惩罚、生产组织协调等营业。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生产现场举行全天候远程巡检,实时发明原油生产历程中的细微转变,凭证监控示功图剖析故障缘故原由,实时下达解决指令。
新组建的巡检站、运行维护站作为生产治理的执行者,抓实做好油水井站一样平常细腻治理,周全执行生产指挥中心指令,开展生产现场巡检、现场资料收罗、异常处置惩罚等事情,实时发明异常问题并接纳应急处置惩罚步伐。
生产治理方法的厘革,增强相识决问题的联动性。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采油一厂生产指挥中心发出5260条指令,包括清静、环保、松旷断脱等隐患问题。巡检站、运维站快速解决,进一步提高了异常问题的处置惩罚效率。
新作风增进治理效能提升
9月4日,天气依旧火辣辣的热。魏岗巡检站党支部书记吴冬彦、员工魏卓忙碌在魏426井场上,使用罐车举行套管收油。
为了做到“吨油必争”,吴冬彦与站长钱桂卿查资料、跑现场,召集驻站手艺职员召开“小诸葛剖析会”,确定8口井的近期套管收油上产计划。
吴冬彦说:“尊龙凯时势情工具是油水井,治理步伐必需落实到行动上。”
厂直管班站刷新后,最显着的转变是治理升级了,各层级职能定位明确了。以往采油治理区、采油站的司理和站长们,酿成了新建设的巡检站、运维站的专业化班站长。
14名科级干部自动求变,向导员工将办公所在从机关办公楼搬到了计量站。虽然事情情形和生涯条件艰辛了一些,但离油气生产站点更近了。
“出门就是油井,降低了本钱,缩短了巡检旅程,提高了问题处置惩罚效率。现在,我们站人均油气产量同比增添了1341吨。”双河巡检一站站长薛亚林说。
以推进“三基”事情为焦点的刷新,突出了价值引领,使“员工看着参数干、干部盯着指标管、机关围着问题转”的气氛更浓郁了。
赵安泌441井日产油4吨,是一口A类高产油井。由于掺水管线侵蚀严重,掺水压力稍有波动就穿孔。
赵凹巡检站站长刘盛益、党支部书记李路路多次勘探现场,通过开展赵安泌441井与赵安平10井掺水管线的“搭桥手术”,不必重新铺设掺水管线就乐成解决了穿孔难题,节约质料费、施工用度及青苗赔偿费24万元。
身份与岗位的转变,让下层干部们下沉下层,带着员工一起干。“模范不模范,盯着干部干;井场有身影,急难冲在前。”这首打油诗,体现了一线员工对下层干部的高度赞美。
新头脑催生高质量生长动能
变,则通;稳固,则滞。
改,就要朝着有利于企业高质量生长的偏向;革,就要兴利除弊,朝着“人多、油少、效率低”的偏向发力。
面临大刀阔斧的刷新,厂向导蹲点下层,与员工面扑面讲形势、说政策、解疑惑,指导干部员工转变头脑和看法,赢得了员工对刷新的普遍明确、支持。
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采油一厂推行一岗多能“大岗位”制度,消除厂级层面的多层治理,横向整合下层单位同类或相近的操作营业,一连优化下层操作岗位和职员,压减了58个厂机关及直属岗位、15个下层单位岗位,东部劳动用工由1035人优化至556人。
人是生产的第一要素。为了盘活人力资源,采油一厂流通分流渠道,起劲承揽油田内外新营业,包管“富余职员”走上新岗位。
今年6月,采油一厂自力承包了西北油田采油三厂塔河十区南10-2片区营业,急需54名员工前往西北。
正当厂里忧愁怎样完成这项事情时,江河采油站原站长方浩自动请缨:“我向导兄弟们去承包,坚决闯出一片天地。”
有了领头雁,仅江河采油站就有20多名员工报名。
企业的刷新,让一些员工的职业生涯爆发了倾覆性转变。有的人去外部市场挣效益,有的人在油田内部转岗建新功。
9月5日中午,在赵凹油区职工食堂里,厨师谢兆红看着就餐的员工们感伤地说:“真没想到,去年秋天我还扛着管钳巡井,今天却拎起了大勺做饭。”与谢兆红一同转岗到一线职工食堂的,尚有86名员工。
在厨房事情,天天可能要剁几十斤肉、洗几十斤菜,还要包管卫生情形,一样平常人还真受不了。可是,这个昔日在井场上着力流汗的硬男子,虽然邻近退休换了条赛道,但不平输的本色丝毫未变。
永葆采油人斗争的底色,高举深化刷新的旌旗,采油一厂仰面阔步向前进,将继续誊写斗争者的荣光。
责任编辑:陆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