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位置导航: 首页  >  生涯  >  史鉴
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学府
2014年01月17日 16:52   泉源于:尊龙凯时   作者:夏世厚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有了自己的石油教育基地,西席们系统地钻研课本,教学质量一天天地提高。莘莘学子立志学习,走上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社会主义建设大道。

  文/夏世厚

  “北京石油学院建设啦!”1953年 10月1日,北京海淀区清华园以东,一半是野外、一半是工地的校园里,1000多名师生员工难掩喜悦之情,在副院长张定一主持下,举行了开学仪式。由此,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降生。毛泽东主席给刚建设的北京石油学院题了词。

  石油教育迫在眉睫

  新中国建设后,百业待兴的共和国亟待恢复和生长国民经济,迫切需求油气资源。然而新中国之初,天下1.6万名石油职工中,工程手艺职员缺乏700人。生长石油工业急需人才,没有自己的教育基地,没有教育系统,没有自己作育的一代接一代的石油专门人才,就很难把石油工业搞上去。

  燃料工业部1949年11月建设后,即下设专门机构认真石油教育相关事情。1950年,一批石油专科训练班在天下各地开班。天下许多高校掀起学习石油的热潮,一些院 ?枇耸妥瓴珊褪偷刂首ㄒ,不少学子改学石油专业。清华大学化工系1950年建设了石油组,只有同砚20人;1952年,它扩大为石油系,学生人数增添到600多人。

  天下第一次高等工业院 >刍1951年11月在北京召开。燃料工业部石油治理总局署理局长徐今强在聚会上讲话,先容了石油工业手艺职员奇缺的情形,呼吁有关大学为石油工业作育高级手艺人才。他还亲自到清华大学做报告,发动化工系学生改学石油炼制,在学生中爆发强烈回声。石油治理总局还在北京举行石油工业展览会。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向导人亲临旅行。许多青年学生也纷纷前往参现,深受“祖国需要石油”的教育和激励。

  清华大学化工系是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作育通才的模式建设的,并无明确的专业偏向。徐今强报告后,清华大学设置了“石油炼制”和“化工机械”专业 ;は等昙堆潞璀[被徐今强报告熏染,毅然选择了石油炼制专业。1951年至1952年上半年,在天下不少大学中泛起了“石油热”。

  燃料工业部部长陈郁1952年7月和1953年2月两次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建设北京石油学院,最终获得周总理批准。1953年秋,石油系由清华大学分出来,成为自力的专门学院。

尊龙凯时登录首页(中国)官方网站

  系统钻研苏联课本

  在北京西郊东北角上,耸立着六座红色屋顶、带有飞檐的高楼。两座教学大楼中心铺着一条宽阔平展的大道。南课堂楼旁边,金工实习厂正在盖着屋顶,北课堂楼旁边,煤气工厂的修建正向空中扩展。清早,辗土机在路上轧轧地响着,同砚们夹着书籍和课本,怀着兴奋的心情,迎着向阳,走向一排排整齐的暂时课堂。北京石油学院分设石油钻探、石油炼制和石油机械三个系,并设置有钻井、采油、储运、炼制及矿藏机械、炼厂机械、人造石油等七个专业。全校有200多个西席和1100多名学生。

  “苏联课本中讲到酮苯脱时,说要加入7%的甲苯,以降低溶剂的凝固点,而英美的教科书上是没有的。仅仅这一点就说明晰苏联科学和工业现实是亲近团结着的。”石油工学教研组西席杨光华说。西席们都加入了俄文速成学习,提高了俄文的水平。不少西席能起源阅读俄文专业书籍。从营业学习中,西席们都体会到苏联课本的优越性 ;Ы萄凶槲飨嘀居ⅰ⒐死殖,经常仔细地阅读苏联化学教科书的每一章每一节,不放过每一个问题,并常和老西席探讨。

  在教学中,他们体会到苏联课本有明确地目的性和严酷的科学性。他们以为:“苏联通俗化学教科书由质量不灭定律讲到倍比定律,讲到当量,更进一步讲到原子结构,而在以后的章节中再用原子结构的原理去诠释种种化学征象和化学原理。这样一环套一环,系统地由化学征象进入到原子结构,再由焦点结构说到种种化学征象。”学校的大部分专业课程和许多基础课程,接纳苏联石油学院的课本;部分课程则凭证苏联课本编写课本。教学质量一天天地提高着。

  石油学院有19个教研组,大大都是新建设的。西席中80%是新西席,缺乏教学履历,因此在教学上遇到许多难题。但西席们熟悉到石油工业的主要性,起劲战胜难题,提高教学。各教研组对师资的作育十分重视。有的教研组把缺乏现实履历的青年西席派到东北或西北地区的厂矿去实习,有的派到其他学校去学习。留在学校的西席们按期做学习报告或讨论会。

  走上无悔的石油路

  青年西席在老西席的资助下,在教学上施展出起劲性 ;抵仆冀萄∽橹,绝大大都是青年西席,他们担负着全校700多名学生的机械制图及画法几何的教学使命。为了使同砚镌汰学习上的难题,他们曾在两周内赶制了30多张大挂图。工程制图小组在学期的事情妄想中提出了“施展整体实力、钻研教学营业与教学要领”的要求。不少青年西席自力地担负起授课的使命。由于他们能虚心学习,事情有热情,一样平常都受到同砚的接待。

  “只要有电源和水源,我们就能以自己的双手建设实验室!”在实验室还未建设的条件下,研究生提出建议。他们用木箱改装成实验桌,用水桶和玻璃管设置了供水系统,最先在自己建设的实验室中研究。

  在青年团召开的学习座谈会上,严大凡同砚说:“实习经由辽西大平原时,我心里就想着:在这大平原上,若是让农民驾着柴油发动的拖沓机来耕作,粮食产量不知要提高几多倍呢!这就要求我们未来能把最好的柴油供应整体农庄。”

  陈建存同砚已往曾想转系。他作废这个念头,说:“我在颐和园遇到了空军英雄赵宝桐。他知道我是学石油的,就紧握着我的手说:‘空军和石油有着亲近的联系,若是没有石油,飞机就成为废物。’是的,没有石油就不可能有牢靠的国防,就不可包管国家的建设,我一定要把我的一生孝顺给石油事业。”

  多采石油报效祖国

  1956年10月6日,党和国家向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宋庆龄、贺龙、聂荣臻、彭真比及首都机场欢送来访的贵宾,北京石油学院的许多同砚也作为群众加入了欢送的行列。中央向导同志与同砚们亲热攀谈,勉励各人为我国石油工业孝顺自己的实力。

  国家副主席朱德1957年12月27日写信给北京石油学院结业生,嘱咐同砚们说:“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在期待着你们以高度的热情和毅力,把祖国的石油资源开发出来。”

  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作为第一所石油高校建设后,石油高等教育相继建起了一批石油学院、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石油高等师范学校。石油高校累计作育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数十万名。现在在各石油石化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手艺职员中,石油高校的结业生占了一半多。在历届结业生中,有20多位同志成为省部级以上向导,千余名同志担当下场级向导职务,尚有一批同志成了享有盛誉的专家和学者。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甚至外洋都留下了投身石油事业的斗争足迹,用知识报效祖国,唱响了“我为祖国献石油”之歌。

  责任编辑:陈尔东

  点 评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石油院校作育出来的大批人才,具有为祖国石油事业献身的精神,创立性地解决生产建设中的问题。他们既是石油工业继续生长的开拓者,又是石油战线优良古板的继续者。

  能否掌握先进的科学手艺和治理知识,归根究竟在于有没有一大批具有现代化知识的人才。有了一大批人才,才华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手艺,充分验展投入资金的效益。

  没有手艺可以引进,没有钱可以借,但人的素质是引进不来的。智力开发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重视教育、生长教育,是一直提高石油石化职工步队素质的基础。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运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