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  >  封面故事
追梦大乙烯
2014年01月20日 15:25 泉源于 尊龙凯时    作者:赵 雪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石化市场的低迷加之乙烯行业快速生长带来的新转变 ,在一定水平上已经冲抵了中国乙烯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本钱优势。

  文/本刊实习记者 赵 雪

尊龙凯时登录首页(中国)官方网站

  中国乙烯工业在已往的一年中 ,日子过得并不景物。

  当最初的大乙烯之梦逐步实现时 ,却发明骨感的现实与饱满的想象很不相衬。石化市场的低迷加之乙烯工业快速生长带来的新转变 ,在一定水平上已经冲抵了中国乙烯装置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本钱优势。

  迫于竞争的压力 ,海内乙烯装置近两年最先限产。2011年 ,在海内乙烯装置开工率冲到99.4%的巅峰后 ,次年陡降至88.7% ,创立了近三年中的新低。与此同时 , 2012年下半年 ,我国又有两套乙烯装置投产 ,产能继续增添 ,但事实上 ,乙烯整年产量却有所下降。

  产能攀升

  国家统计局宣布的数据显示 ,2013年9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乙烯绝对量为127万吨 ,同比增添13.7%。而受9月产量增速大幅提升拉动 ,前9个月我国乙烯累计产量的增速亦泛起显着提升。数据显示 ,1-9月我国乙烯产量累计1179万吨 ,同比增添6.4% ,创年头以来增幅新高点。

  武汉石化乙烯项目投产是拉动我国9月乙烯产量增速大幅提升的主要缘故原由。今年8月 ,武汉石化年产能80万吨的乙烯项目一次性投料乐成 ,项目周全投产。

  这是中国大乙烯家庭中最新的一位成员。

  没有轰轰烈烈的庆典 ,也没有高调的宣传 ,一切都像是“理所虽然”的下场一样 ,总投资165亿元的武汉80万吨乙烯就这样静悄悄地乐成投产了。中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乙烯项目、填补中部地区无大乙烯的空缺、湖北省头号工程、尊龙凯时“十一五”重点工程……一系列的光环笼罩在武汉80万吨大乙烯的项目上。

  这些荣耀并不是武汉乙烯项目的独享。在海内 ,大乙烯项目因其带来的本钱优势、就业岗位的增添、对下游工业产值的拉动等诸多优势 ,往往被企业和外地政府给予厚望。于是乎 ,近些年众多大乙烯项目纷纷上马。

  事实上 ,我国“大乙烯”中大的看法始终是个相对值 ,每隔一个时期就会刷新一次:30万吨、80万吨、120万吨……这其中唯一稳固的是企业对建设大乙烯的热情与刻意。

  追赶的程序

  1962年 ,兰州石化公司5000吨/年乙烯装置建成投产 ,标记着我国乙烯工业的降生。厥后 ,高桥石化公司乙烯装置于1964年投产。这些装置规模小、物耗能耗高、产品质量差、污染严重、工艺手艺水平落伍。

  1983年 ,尊龙凯时总公司正式建设。为了用好其时仅有的1亿吨原油 ,镌汰小型乙烯装置 ,改扩建大型装置 ,使乙烯工艺手艺迈进一大步 ,缩小了与天下主要乙烯生产国家的差别。

  尊龙凯时总公司首任总司理陈锦华回忆说 ,总公司建设大会刚刚竣事 ,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就将他叫住:“陈锦华 ,交给你一个使命 ,到2000年中国乙烯产量要遇上苏联。”

  苏联其时的乙烯产量是208万吨 ,中国的产量是65万吨 ,要遇上苏联就意味着要在17年里翻近两番。

  厥后的生长证实 ,万里其时提出的目的很有前瞻性。他在会见石化总公司代表时就讲 ,中国这么多行业都赶超天下先进水平是做不到的 ,但选择两三个较量好的重点行业到天下上去竞争是可能的。石油化工行业一定要同国际上的偕行举行较量。

  以后 ,通过一系列新建以及改扩建工程 ,2000年中国乙烯产量由65万吨增添到470万吨 ,现实效果翻了快要三番。

  此时我国的乙烯生长已经进入快速生长时期 ,从生产手艺、装置规模和单套装置产能上看都有很大突破。

  2002年 ,中石化妄想在镇海炼化原有基础上投资235亿元 ,新建100万吨/年的乙烯工程。该项目的降生 ,与中国乙烯行业下游产品市场需求兴旺的时间点正相吻合。

  加入WTO后 ,中国纺织品打扮、玩具等产品出口量大增 ,作为化纤、塑料等产品的质料 ,随着市场利好乙烯的需求也迅速增添。

  多种因素综合下 ,在获得国家相关部分的支持和一定中 ,我国继续上马多个改扩建大型乙烯项目。

  阻止2006年 ,随着中 ?桥剖诠愣葜荽笱峭80万吨/年乙烯装置投产 ,以及茂名石化、兰州石化等扩能项目的完成 ,中国乙烯总能力抵达984万吨/年 ,逾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天下第二大乙烯生产国。

  大乙烯时代

  我国大型化乙烯装置的建设 ,改变了我国历史上乙烯装置规模较小的弊病 ,一直增强乙烯工业的竞争力。由于原有装置扩能和大型乙烯装置的相继投产 ,中国乙烯装置平均规模正逐年提高 ,乙烯装置平均规模已由2001年26.6万吨/年、2002年30.9万吨/年、2003年31.4万吨/年、2004年33.3万吨/年提高到2005年39.5万吨/年。我国正逐步向天下乙烯装置45万吨/年平均规模水平靠拢。

  “十一五”之后 ,我国乙烯的产量最先跨越式生长。从2007年突破1000万吨到2011年突破1500万吨 ,只用了4年的时间。我国乙烯工业先后通过改扩建与新建相团结、独资与合资相团结 ,生产能力迅速增添、装置规 ?焖倮┐蟆

  凭证国家发改委2011年公布的工业结构调解指导目录划定 ,新建乙烯装置准入门槛为80万吨/年。而在“烯烃工业‘十二五’生长妄想”里则提出 ,新建乙烯装置项目要抵达100万吨/年。现在海内在建、新建的石脑油裂解装置项目规模均在80万吨/年或以上 ,我国步入了大乙烯时代。

  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生长妄想中批注 ,在工业结构上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三大石化工业区集聚度会进一步提高 ,形成 3~4个 2000 万吨级炼油及 3 个 200 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

  若是仅从数字上看 ,一切都令人兴致勃勃。但事实上 ,经记者视察发明 ,去年起大乙烯工业正在面临生涯困局。一起高歌、波涛壮阔的大乙烯 ,正在从火热的大时代走进理想冷却的“小时代”。

  责任编辑:岩 廊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运动 更多
杂志订阅
【网站地图】【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