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去年我国合成纤维总产量继续增添、大宗产品产量增幅较小,今年将低速平稳生长。
○ 文/周 娜
2013年,我国合成纤维工业生长泛起出两大特点。一是总产量继续增添,但增添幅度有所放缓。数据显示,2013年1-10月,我国合成纤维累计产量为3055.9万吨,较2012年同期增添6.6%,同比增速下滑3个百分点。二是大宗产品产量增幅较小,小宗产品产量增幅相对突出。数据显示,2013年1-10月,拳头产品涤纶的产量为2682.4万吨,同比增添仅有5.8%,占比缺乏1%的氨纶和维纶则以凌驾15%的幅度获得冠亚军。
矮子内里拔将军
数据显示,2013年1-10月,我国氨纶累计产量约为31.8万吨,较上年同期增添27.2%。
2013年我国氨纶的产量增添显着,一个缘故原由在于2013年4月以来氨纶加工毛利润由负转正,并且营利空间逐步扩大,生产企业开工率响应走高,基本维持满负荷运行。另一个缘故原由在于氨纶出口数据恢复得较为理想。1-10月,我国氨纶出口量达3.83万吨,较上年同期增添10.69%。
数据显示,2013年1-10月,我国维纶累计产量约为5.9万吨,较上年同期增添17.9%。
近年来,随着对维纶产品的深入开发和手艺立异,维纶行业迸发出勃勃生气。在消耗需求扩大的基础上,海内维纶工业延续2012年的生长势头,产量实现稳步增添。
详细到价钱方面来看,海内合成纤维市场总体体现疲弱,除了氨纶等个体品种有过强劲体现外,大大都品种深陷低迷泥潭。在笔者监测的16个产品中,海内合成纤维市场价钱较年头上涨的产品有5个品种,占比31.25%;下跌的有11个品种,占比68.75%。其中,涤纶长丝FDY150D/96F以跌幅13.19%“勇夺冠军”。
行业周期现低谷
在价钱下跌、利润下滑的趋势下,化纤工厂减停产逐渐增多,产能使用效率下降。据统计,2013年海内主要合纤品种平均开工率基本在80%一线下方运行,仅氨纶这一产品的平均开工率坚持在90%的高位水平。2012年以来,海内氨纶行业扩能希罕,下游需求却稳步增添,由于供应增速小于需求增速,行业景心胸一连回升。
从收支口的角度来看,海内主要合纤品种入口数目有增有减,出口数目大多坚持高增添。
入口方面,据统计,2013年1-10月,我国锦纶6长丝、涤纶短纤、腈纶短纤三个品种的入口量划分为9.85万吨、10.63万吨、11.21万吨,较上年同期划分增添0.41%、15.42%、34.25%,而涤纶长丝、氨纶、腈纶毛条和丝束以及丙纶短纤入口量泛起同比下滑,幅度在3%~10%不等。
出口方面,我国除锦纶6长丝这一品种之外,涤纶、氨纶、腈纶、丙纶四大品种七个产品均较上年同期增添,并且增幅差别较大。据统计,2013年1-10月,涤纶短纤出口量为59.04万吨,较上年同期增添6.51%;腈纶毛条出口量为0.04万吨,较上年同期增添100.00%。
低速平稳看生长
现在,海内合成纤维行业依然处于周期生长的低谷。供应方面,以涤纶为首的主要合纤品种产能普遍过剩,成为制约行业营利水平的主要因素。需求方面,预计2014年我国纺织业的经济运行总体延续低速平稳生长状态。可是,随着上游质料产能的扩大,海内供应缺口逐渐缩小,不失为行业的一种利好。详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PTA新增产能重大,利润倾斜PX和聚酯。
近年以来,海内PTA行业扩张的速率显着高于上游PX的配套以及下游聚酯的需求扩张。在建和拟建项目数据显示,2014年海内PTA产能将增添至900万吨以上。届时,海内产能将增添至4400万吨,凭证海内70%的开工率,产量为3100万吨。
起源统计,2013年底至2014年,海内PX新增产能为320万吨~330万吨,预计2014年PX供应缺口为750万吨。下游方面,在行业深度调解的大配景下,聚酯产能增速相对放缓,守旧预计2014年新增产能为500万吨。
国产丙烯腈供应增添,利好腈纶行业生产。现在,我国拥有腈纶产能75万吨/年,短期看明确扩能及新建装置妄想,预计腈纶产能基本坚持稳固状态。与此同时,上游质料丙烯腈却有不少扩建/新建妄想,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广西科元20万吨/年丙烯腈项目已经于2013年8月开工建设,预计2014年正式投产。
随着国产丙烯腈供应增添,质料价钱中枢进一步下移,有利于腈纶生产及利润的增添。
CPL投资,锦纶生产企业本钱压力减轻。近年来,我国锦纶6的新增产能较少,CPL却泛起了投资怒潮。2014年,海内CPL产能继续增添。预计有60万吨/年产能投产,划分是兰花科技20万吨/年、锦江科技20万吨/年、内蒙古庆华20万吨/年。随着产能的一直增添,CPL已经由紧缺型产品转变为供应充裕的产品,己内酰胺价钱重心趋于下降,锦纶生产企业未来本钱压力可能减轻。
值得注重的是,目今中国的己内酰胺新项目多为中低端产品,短期之内国产货源尚无法知足所有海内高速纺及膜级锦纶切片的生产需求,预计入口数目维持为30万吨~40万吨/年水平。
责任编辑:石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