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2014年,东亚地区液化自然气的平均价钱将维持高位。
○ 文/岳启尧 李颖宁
目今,液化自然气(LNG)市场并未实现全球一体化。以能源商品标准来看,全球液化自然气市场形成较晚,相关于全球原油或动力煤等,这个市场相对年轻。
在已往10年间,作为全球最大、最主要的液化自然气市场,亚太地区液化自然气消耗量的复合年增添率抵达7.9%。
凭证2014年1月揭晓的《BP 2035天下能源展望》(BP Energy Outlook 2035),预计亚太区自然气消耗量的增添势头还将继续,且增速会凌驾区域内包括液体燃料、煤炭和水电在内的能源品种,复合年增添率高达3.5%。只管核能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复合年增添率预妄想分增添到7.5%和9.3%,不过这两类能源的较量基数要低得多。
东亚是亚太地区最主要的区域。2012年,东亚主要经济体的液化自然气入口量占到全球总量的69.0%,约莫为2273亿立方米。阻止2013年10月尾,东亚入口的液化自然气占全球总入口量的73.5%,即1920亿立方米。其中,中国、日本、韩国入口量占到全球总量的67.4%。除中外洋,东亚其他经济体在能源资源方面均很匮乏。因此,这些经济体主要依赖入口液化自然气来知足工业需求、家庭供暖以及发电等。
需求依旧强劲
2014年,东亚地区对液化自然气的需求会继续增添,主要出于两个缘故原由。
首先,经济学家关于2014年经济生长的共识显示,经济增添将较上年企稳或略有加速。市场配合的预期是,中国经济将在2014年增添7.5%,2013年的增速预计为7.6%。日本的海内生产总值(GDP)预计在2014年增添1.6%,2013年的增幅预计为1.8%。韩国经济将可能略有加速,预计2014年增添3.5%,2013年增添2.7%。
其次,东亚地区最大液化自然气入口国的日本仍将需要替换能源,以填补核能镌汰在发电领域所造成的能源空缺。阻止2013年12月,日本所有的核电站仍未重启发电。现在,简直很难判断日本的50座核电站中将有几多能够在2014年恢复运作。由于无法通过核能发电,那些拥有核电站的日本电力公司已经转而接纳液化自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燃油来发电,以填补核电站关停所造成的空缺。在2013年12月, 凭证日本FEPC数据,日本单月发电用自然气消耗量抵达历史新高点的520万吨。 2013年平均每月消耗量为470万吨,比2011年增添17.9%。受福岛核电事故影响,日本政府在2012年关闭该国大部分核电站。
2013年,韩国的核电站也未能所有投入运作,因此不得不更多以动力煤和液化自然气作为替换。不过,预计韩国这些关停的核反应堆在2014年投入运作。
价钱维持高位
阻止2013年12月,亚洲液化自然气价钱约为1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million BTU),欧洲是1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北美地区则为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液化自然气恒久合约的现实价钱通常缺乏透明度。不过,至少有两项指标显示,2014年东亚地区液化自然气的平均价钱将维持高位。
首先,液化自然气恒久合约的价钱以参照原油价钱的定价公式为基础;原油价钱在液化自然气定价公式中起到主要作用。不过,差别的合约之间会略有差别。现在,市场的共识预期是,洲际生意所布伦特(ICE Brent)原油价钱在2014年底将为每桶107美元,略低于目今每桶109美元的价钱。预计到2015年前,洲际生意所布伦特原油价钱不会大幅下跌。而2015年年底前,洲际生意所布伦特原油价钱将降至每桶102美元,到2016年年底以及2017年年底前则将划分降至每桶97美元和94美元。
其次,是日韩标杆(JKM)。这是商品经纪商针对东亚地区货船上液化自然气现货价钱的一个评估值。一两个季度之后的液化自然气掉期显示,价钱预计降至仅略高于14.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的水平,低于1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这一2013年12月时的液化自然气掉期1个月远期报价。
由此看来,2014年液化自然气的平均价钱应该在15~1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区间内,靠近2012年的平均价钱水平。虽然相对稳固,但这一现货价钱远高于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事故爆发前的水平。2011年,液化自然气现货的平均价钱还仅在11美元到12美元区间内。
中国对价钱影响力将扩大?
虽然中国经济规模重大,但对液化自然气价钱的影响力相对较低。2012年,中国液化自然气入口量仅有200亿立方米(较上年增添20%),远低于韩国的497亿立方米(较上年镌汰2%)和日本的1188亿立方米(较上年增添11%)。与本国没有自然气资源的日本和韩国差别,中国自行开采的自然气占到海内消耗量的75%。借着相近中亚(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以及俄罗斯这些自然气资源富厚的地区和国家之便,中国可以选择从这些经济体通过管道入口自然气。
相对而言,作为能源资源,自然气的使用在中国并不十分普及。
数据显示,2012年,自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耗中仅有5.2%(2000年到2011年间的平均水平为3.2%,而全球同期的平均水平是24%)。
预计到2015年,这一比例将升至7.5%。为实现这一目的,中国正在举行恒久起劲。
首先,逐步刷新海内自然气定价机制,让市场施展更着述用。中国现行的自然气定价机制较量牢靠且相对滞后,抑制了自然气领域的非国有投资。从而导致中国泛起天下性的自然气供应欠缺(特殊是在冬季)。再加上输气管道有限,一定水平上诠释了为何中国的自然气渗透率很低。为增添海内自然气的供应,海内几大石油企业正在沿海修建液化自然气吸收站。
据统计,中国现在在使用中的液化自然气吸收站有六座,另外尚有八座(主要在华南地区)正在修建。
鉴于自然气在镌汰天下规模内的排放量方面起到主要作用,在下一个五年妄想竣事之前,自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中所占百分比将进一步上升。
若是自然气消耗量恒久而言会有显着增添,中国则有可能在未来10年时间里,在东亚以致整个亚洲的液化自然气定价方面爆发重大影响。
责任编辑:赵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