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位置导航: 首页  >  专栏
【陈卫东专栏】中俄能源相助缘何若即若离
2013年12月25日 19:30   泉源于:尊龙凯时   作者:陈卫东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只有资金资源真正大规模地跨境流动起来 ,中俄两国的经济互补优势才华实现 ,才华真正造福两国人民 。

  克日 ,笔者有时机与俄罗斯的能源经济研究偕行们一起探讨中俄能源相助的话题 。

  在会上我向与会者报告了亲历的一个并购失败案例 。2007年为并购俄罗斯TNKBP下属一家小型洗井效劳公司 ,我去了俄罗斯7次 。经由多轮谈判 ,双方赞成以1250万美元成交 。条约签署后上报俄罗斯政府批准 。在执法划定的时间里 ,这个并购获得了俄罗斯反垄断委员会的批准 。俄罗斯状师告诉我们 ,反垄断委员会批准就意味着俄罗斯政府最终批准了该项并购 。

  然而 ,事实并非云云 。时年中秋节时代 ,我率领中方吸收团队来到了目的公司所在地准备交割事宜 。正在我们密锣紧鼓准备接受仪式时 ,俄罗斯状师电话通知我:俄罗斯超等委员会开会反对了并购案 。并购失败了 。事后我们才相识到 ,俄罗斯超等委员会是由俄罗斯总统办公室召集的暂时议事机构 。不批准这一并购的理由是:俄罗斯不允许把能源或能源效劳资产出售给任何外国的国有公司 。

  虽然 ,从阵势来看 ,已往20年 ,中俄油气相助是有前进的 。可是不可否定 ,中俄油气相助远不是没有获得知足的状态 ,离双方的期望都有很远的距离 。

  中国对油气的需求依然殷切 ,俄罗斯则急需巨额资金和先进手艺 。一样平常而言 ,油气资源国会乐于开放资源接待外国资金与手艺直接进入相助开发 ,可是在这方面俄显得记挂重重 ,对中国企业更是“欲迎还拒” 。俄罗斯通过“贷款换石油”和“预付商业款子”等方法接待中国资金 ,同时又不开放投标 ,并应用严酷审查等手段拒绝中国企业在俄举行直接投资 。这样做的唯一目的就是“ ;”本国资源 。

  中偏向俄罗斯油气已经投入和允许投入的资金已靠近千亿美元 。可是 ,二十年的起劲中国石油公司并没有撬开在俄罗斯油气领域直接投资的大门 。俄罗斯对潜在最大买家投资的提防远甚于对其他西方投资者的审慎 ,其中缘故原由很是值得我们深思 。

  别的 ,俄罗斯杜马能源委员会主席格拉乔夫先生在会上提醒中国的偕行们 ,只管页岩气在美国被称为“革命” ,但通例油气才是能源最可靠和不可或缺的资源 。我信托格拉乔夫先生是真诚的 。已往几年他常来中国 ,一直在讲相似的看法 。不过 ,我的明确是美国页岩气革命正在爆发全球性的影响 ,推进这天下的能源名堂转型 ,能源转型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

  能源转型不但涉及能源结构的调解 ,并且涉及供求关系的调解 。自然气、LNG在施展越来越主要的作用 ,可再生能源在欧洲和中国都体现出了很大的潜力 。包括头号能源大国美国的古板能源 ,石油和煤炭消耗也在镌汰 。而“北美新中东”、伊拉克石油新气象和东非新气区大发明 ,新的供应时势正在形成 。在此情形下 ,供求关系一定爆发新的转变 ,自动权正在由供应偏向消耗方转移 。供应双方的生长战略都将围绕这个趋势举行调解 ,这将决议未来几十年各个国家在能源领域国际竞争力的强弱 。强势的一方不在于是否拥有富厚的自然资源 ,而在于是否对大趋势的准确判断和立异能力 。

  笔者视察 ,中俄两国的决议高层和能源界大都已经感受到了这种能源转型的大趋势 ,但要形成大都人的共识还需要一段时间 ,由共识到行动也需要一个不短的历程 。笔者希望中俄能源界的交流能继续增强 ,尽早形成共识接纳行动 ,总是停留在“自然强盛的互补关系”的熟悉上很难突破现有的相助名堂—双方都不知足的名堂 。笔者以为俄罗斯方面的压力会更大些 ,由于突破障碍的阻力更多是在俄方 。只有资金资源真正大规模地跨境流动起来 ,中俄两国的经济互补优势才华实现 ,才华真正造福两国人民 。

  笔者希望俄罗斯朋侪能读到这篇文章 。

  责任编辑:侯瑞宁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运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