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  >  推荐专题
【谈论】刘满平:能源业的混淆所有制亟待突破三个瓶颈
2014年01月27日 16:48 泉源于  上海证券报    作者:刘满平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我国能源行业之以是成为国有经济很是集中的行业,不是由于能源企业的竞争实力太过强盛,而是由于实验政府高度管制、市场供应高度垄断的行政控制,再加上能源行业的自然垄断造成的。以是,要真正建设起有用的市场竞争机制,要害是要破除行政垄断,突破“关闭竞争”的名堂,以“开放竞争”取代“关闭竞争”,以塑造及格的市场主体。这要与市场秩序的规范和各项刷新步伐的制订和落实相团结,若是不制订更为详细的实验细则,民营资源进入能源行业只能流于形式。

  □刘满平

  《中共中央关于周全深化刷新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提出,“国有资源、整体资源、非公有资源等交织持股、相互融合的混淆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实现形式”,“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生长成为混淆所有制经济。” 这个提法,指明晰能源行业未来生长和刷新的偏向。

  我国能源行业集中度高,非公有制经济职位相对较低。煤炭、电力以及油气三大能源行业,由于自身特点、工业生长状态及开放水一律差别,集中度崎岖有所差别,非公有制经济在各个行业的职位和实力也纷歧样。煤炭行业生产集中度低,是个相对开放的竞争市场,市场化水平处于三大能源行业的最高水平,非公有制经济生长相对较好。2012年,我国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集团年产煤炭 4.4 亿吨,只占天下产量的 12.02%。

  由于严酷的市场准入限制,油气行业无论上游资源设置、开采、中游加工照旧终端销售网络都基本形成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垄断的市场名堂。2011年中石油公司的石油、自然气产量划分占天下产量的 53%和 68%;中石化占20.4%和13.2%;中海油占23%和15.1%。阻止2012年年底,海内陆上油气长距离运送管道的70%由中石油管道公司控制。中石化照旧我国最大的制品油销售商,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家公司控制的加油站数目凌驾天下加油站总数的 54%。

  在三大能源行业中,电力可以说是市场化水平最低、竞争水平最差、非公有制经济职位最低的部分,以至于社会上有看法以为“电改十年,回到原点”。迄今,我国还没有真正形成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等四个环节脱离的名堂。在发电与输配售两大市场上,发电市场相对开放,任何资源均可进入。2010 年底天下规模以上发电企业有 3893 家,但五大国有发电集团加上国华电力、华润电力、国投电力、中广核集团无论是在代表生产能力的装机规U站纱硎谐》荻畹姆⒌缌康榷颊加兄饕拔。

  我国能源行业之以是成为国有经济很是集中的行业,不是由于能源企业的竞争实力太过强盛,而是由于实验政府高度管制、市场供应高度垄断的行政所控制,再加上能源行业的自然垄断造成的。尤其是行政垄断,不但形成强盛的行业壁垒,制约我国能源工业继续生长,也还造成各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例如煤电、煤运矛盾。

  而能源行业行政垄断的弊病之以是恒久根除不掉,缘故原由可以归纳综合为执律例则限制、古板体制障碍、非公有经济自身的缺陷三个方面。市场化刷新的配套步伐跟不上,不但由于指导行业生长的纲要性规则不健全,至今还没有出台《石油法》、《自然气法》,就是现有的《煤炭法》、《电力法》,也没有凭证市场化刷新的需要重新修订部分条款,至于规范市场行为的《反垄断法》、《反暴利法》更无从提及。虽然有刷新的意向,但刷新的速率太慢,政府行为的潜意识中还保存许多妄想经济治理的痕迹。如某些企业行为被付与政治色彩,部分地区泛起政府出面组建企业集团的“拉郎配”行为,而在作废行政垄断、增强清静生产、;ど樾蔚确矫娴氖盗θ聪喽员∪。

  民营资源恒久以来无法实质性融入能源行业,已成为严重影响非公有制企业生长的障碍。2005 年,国务院就宣布了“非公36条”,明确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源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但在实践中,这一指导意见更多仍停留在“口号”上,一些部分甚至出台了自相矛盾的公共政策,好比《关于推进国有资源调解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七大行业将由国有经济控制,强调在电力、通讯、石油等领域内国有经济绝对控股。面临这两个相互“打斗”的红头文件,民营企业又怎样在垄断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另外,由于我国能源价钱机制刷新尚且刚刚最先,国有电力、能源企业恒久获得政府的价钱赔偿,这种赔偿机制极大地倾轧民营资源的进入。

  在民营经济那一边,由于大大都民企谋划治理体制不健全,治理粗放,没有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决议随意化,人才欠缺,手艺积累和开发薄弱,抗危害能力弱,在加入能源开发历程中往往保存急于收回投资、尽快赚钱的投契意识,在谋划理念和现实操作中不可阻止地爆发一些负面效应,造成资源的破损。因此,勉励民营资源加入能源行业势须要增强政府的羁系,无形中增添了社会本钱。

  由此,笔者以为,在目今的名堂下,要指导能源行业混淆所有制经济的康健生长,亟须从破除行政垄断,为民营资源周全进入扫除体制障碍;建设开放竞争的能源市场;生长多元化的融资形式,破解融资瓶颈三方面入手。

  我国能源行业一直保存着“半行政、半市场化”的体制特征,距离完全竞争还很远,解决这些问题的要害是要破除行政垄断。关于能源行业的管制应去行政化,增强竞争力的培育,这要与市场秩序的规范和各项刷新步伐的制订和落实相团结,若是不制订更为详细的实验细则,民营资源进入能源行业只能流于形式。恒久以来的政府直接定价或羁系,导致制品油、自然气和电力之间的价钱差别并不是由从生产到消耗的本钱和能源品质自己所决议,而是决议于政府与差别能源行业和差别耗能终端之间的博弈。因此,推动能源定价的市场化刷新就成了民营资源进入能源行业的焦点,政府应转变角色,不可直接定价。

  要真正建设起有用的市场竞争机制,必需突破“关闭竞争”的名堂,以“开放竞争”取代“关闭竞争”,改变能源工业所有制结构简单的时势,以塑造及格的市场主体。能源行业资金麋集的特征决议了其进入壁垒高,绝大大都民营企业的经济实力难以遭受石油、自然气以及电力开发的前期投入和高额本钱,而新能源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强化了银行的“惜贷”。因此,民营资源进入能源行业需要金融机构的鼎力大举支持,尤其是新能源,应生长多元化的融资方法,除了争取银行贷款外,还应通过私募或风投基金、政府投资、协会支持等来获取资金支持。这又需要加速政府危害投资模式的制度化历程,促使行业协会在解决融资难方面施展主要作用,可以为此创立新的融资渠道,好比建设新能源行业的投资资金等。(中国经济学会理事,宏观经济谈论员 刘满平)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运动 更多
杂志订阅
【网站地图】【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