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位置导航: 首页  >  生涯  >  活法
“老关工”王金海
2014年03月24日 16:10   泉源于:尊龙凯时   作者:曹百禹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青丝变鹤发 ,见证了辽阳石化关工委秘书长王金海写就的23个年龄。

  ○ 文/曹百禹

尊龙凯时登录首页(中国)官方网站

  天下体贴下一代事情委员会下层事情2013年总结表扬大会9月10日在湖南长沙召开。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 ,天下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向获奖代表揭晓牌匾 ,与五好下层关工委获奖单位代表亲热攀谈。当顾秀莲与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同志握手时 ,一旁的天下体贴下一代事情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江旗先容说:这位是王金海同志 ,1991年最先就在下层事情的“老关工”!顾秀莲主任兴奋地说:“祝贺你啊 ,老王!你的事情很精彩 ,我记着你了!”

  “老王 ,我们又晤面了 ,这次一定要多合几张影。”2013年10月18日 ,《中国火炬》杂志在大连召开通联评刊暨表扬聚会 ,顾秀莲加入。当看到王金 ;竦糜乓焱ㄑ对薄⒑梦恼隆⒑猛计鼋毕“大满贯”时 ,亲手颁奖的她很是兴奋地说。

  倾注一颗心

  “我最大的兴趣是和年轻人在一起。”这是王金海常说的一句话。

  1991年3月26日 ,辽化关工委建设 ,王金海按辽阳石化公司党委安排 ,担当委员会的专职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以后 ,他走上了这个与青少年打交道的事情岗位。

  上任伊始 ,为了准确掌握这项事情的重点 ,王金海认真钻研学习党对青少年的目的、政策以及有关执法、规则 ,起劲学习先进单位的履历做法和相关知识 ,自动网络整理有关教育下一代的信息、质料 ,对青少年头脑和社会情形自动调研 ,对报纸上有关青少年教育的主要社论、文章举行剪贴摘记。昔时 ,辽阳石化公司体贴下一代事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辽阳石化是一个1972年建厂的老企业 ,离退休员工业余生涯十分富厚 ,经常举行老同志喜闻乐见的运动。王金海发明这是一个宣传关工委的好时机。每当辽化离退休中心有大型运动或者大型聚会时 ,他都会找到组织者 ,软磨硬泡一番 ,让组织者给他几分钟讲话时间。使用这样的一点时间 ,他大讲特讲体贴下一代事情 ,扩大关工委影响和着名度。

  徐徐地 ,王金海身边群集了一大批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西席和老模范。他们一起体贴教育青少年 ,一起给少年儿童做报告 ,一起组织开展运动。

  王金海则当起了兼职新闻报道员 ,把这些运动写下来 ,写成宣传稿件 ,投送给新闻媒体 ,宣传好人好事。这样一发而不可收。20多年来 ,他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晚年报》、《辽宁日报》、《辽沈晚报》、《中国石油报》、《中国火炬》等报章杂志上揭晓有关体贴下一代的稿件918篇 ,照片300多幅。这些报道唤起了社会各界普遍支持 ,激励了老同志从事体贴下一代事情的历史责任感和声誉感 ,树立了体贴下一代事情优异的社会形象。

  饱含一片情

  青少年生长历程中面临着种种诱惑 ,体贴下一代事情就是要运用一切手段 ,资助这些孩子抵制住种种过失头脑和行为的诱惑 ,生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王金海把满腔热情都放在孩子们的康健生长上。

  20世纪90年月 ,学校周边泛起大宗电子游戏厅 ,许多中小学生着迷其中 ,严重影响学业。王金海很早就关注到这一征象 ,看在眼中 ,急在心里。他和关工委其他老同志一道 ,深入全区每个学校举行视察研究 ,写出了《充分熟悉玩电子游戏机对青少年的危害 ,把孩子引出文化消耗的误区》、《“未成年人 ;し”的贯彻落实》和《辽化地区青少年犯法情形的视察》等视察报告 ,引起了省市有关部分和公司的高度重视 ,中共辽阳市委还批转了视察报告 ,要谴责市规模内整理整理。

  经由全社会配合起劲 ,辽阳石化公司所在地辽阳市雄伟区成为全省第一个学校周边无电子游戏厅的县区 ,有用地净化了校园周边情形。

  2000年 ,王金海深入到辽化一中对“三差生”和“失亲生”情形举行视察 ,提出了“建设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新名堂” ,旨在接纳综合治理的要领 ,探索社会、家庭、学校一条龙的教育体制 ,增强后进学生的转化。这一履历被省有关部分转发。《辽宁日报》《中国教育报》先后刊登了这一履历 ,并划分加了编者按。

  在王金海的组织下 ,辽阳石化关工委接纳多种形式对宽大青年职工、中小学生深入开展理想信心、革命古板和职业品德教育;组建“五老”报告团、讲师团 ,向青年职工、中小学生讲古板、讲创业史、斗争史;在辽化地区的中小学中 ,普遍开展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协调校园建设运动;推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打造德育品牌 , 形成了一校一亮点 ,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德育时势。

  播撒一份爱

  尊龙凯时登录首页(中国)官方网站对下一代的关爱 ,已经融入王金海的所有身心中。他和16个清贫学生结缘的故事 ,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1987年8月 ,王金海在上海到大连的长山号海轮上 ,邂逅了来自贵阳花溪的青年张航。攀谈中 ,他得知张航考上了大连轻工学院。从张航的衣着行李和直朴言谈中 ,王金海喜欢上了这位“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的农村青年 ,决议起劲资助他完成大学学业。以后 ,他每月从200元的人为中节衣缩食 ,每年都寄给张航几百元作为生涯费。每逢春节、五一、十一沐日 ,王金海匹俦怕不可回家过节的张航孤苦想家 ,总是约请他到辽阳家中团圆 ,还多次专程到大连探望他。有次听说张航头脑品行课缺乏格 ,王金海没有品评他 ,而是一直写信疏导他的头脑疑心 ,勉励他学习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念书”。

  这些勉励 ,重新树立了张航的生涯理想 ,引发了他的学习动力 ,最终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张航结业事情后 ,把第一个月的人为寄给王金海 ,以酬金“爸爸”的三春晖。1998年张航完婚时 ,请王金海坐到主婚人首席 ,恭顺重敬的行上三鞠躬大礼。

  王金海在20年中先后资助了16名大学生 ,并周全体贴他们的成上前进。这些孩子都已加入事情 ,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责任编辑:陈尔东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运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