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17年来,兰州石化整装出海、立异制度系统、艰辛创业,赢得了外洋的一片天。
○ 文/何 平 张宏彦
克日,随着第五批44名磨练职员清静归国,由兰州石化公司肩负的又一座外洋炼厂——尼日尔津德尔炼厂磨练事情圆满竣事。
兰州石化的“走出去”战略再建起一座里程牌。
●兰州石化走到那里,就把培训事情开展到那里。 (供图/兰州石化)
早在1998年,兰州石化就与外洋勘探开发分公司(CDODC),最先了外洋炼化营业的相助,选派240多人加入苏丹炼厂项目,实现了开车一次乐成,开创了“整建制借聘”的外洋劳务相助模式。
经由这些年的摸爬滚打,兰州石化通“过走出”,赢得了自己在外洋的一片天空。
创业艰难百战多
2000年与CNODC相助,兰州石化通过借聘方法向苏丹KRC劳务输出手艺职员,国际事业公司统一举行外洋营业的组织与治理,大大提高了事情效率,降低了项目危害。
2001年,兰州石化接纳EPC方法肩负了苏丹喀土穆炼油厂聚丙烯项目的建设。聚丙烯项目是中国石油继在苏丹南部原油勘探、油田建设和原油长输管道建设工程以及每年250万吨炼油厂建成投产后,由中国石油独家建设的首个石油化工项目。
苏丹工业基础薄弱、依托条件差、天气卑劣,装置建设所需物资所有依赖海内供应,从装船到抵达苏丹港就需三个多月的时间。
2001年2月28日,兰州石化建设公司治理职员薛州带着第一批14名工人上路了。职工们身背水壶,顶烈日,战酷暑,斗风沙,天天事情14个小时。他们所肩负的聚丙烯项目除了1个气柜、两组框架外尚有4具塔。这些活儿在海内10个铆工要干3个月。他们只有3小我私家,一个半月的时间,必需完成。用兰炼总厂原副厂长赵维刚的话说:“你们是从辅业中选出来的精英,我们现在没有退路,聚丙烯项目要在短期内树立中国石油的外洋工程项目形象,就看你们的了。”
2001年7月1日聚丙烯工程主体工程完成,在异国异乡为党的80岁生日献上厚礼,实现了身居外洋为祖国贡献石油的梦想。
陪同着施工的周全开展,一批批职员赶赴苏丹。他们随身带得最多的不是自己的行李,而是工程所需的急配件。2009年,兰州石化首次肩负阿尔及利亚索拉信炼厂9套装置的磨练,完成95台换热器和15台空冷的洗濯替换等361项磨练项目。施工职员冒着高温酷暑,用36天时间清静优质完成361项磨练使命,让炼厂于5月13日顺遂开车乐成。
就这样,兰州石化先后派出860多人次加入了苏丹炼厂催化、常压、空分空压、水系统、储运5个装置,KPC聚丙烯装置和塑料编织袋厂,六区减黏装置的开车、运行和维护保运,肩负了苏丹炼厂、化工厂所有剖析化验使命。2009年选派96人资助CPECC完成阿尔及利亚500万吨/年凝析油厂开车使命。
治理系统做包管
首次肩负阿尔及利亚索拉信炼厂磨练使命的时间,由于阿方职员都是首次加入炼厂大磨练事情没有履历,项目部必需重新做起。为此,事情时间,员工代红伟和他的同伴们在磨练现场挥汗如雨与钢铁装备“较量”。休息时间他们还担当教员,将自己多年来总结的磨练履历与阿方职员交流共享。他说:“我们在这里磨练虽然生涯条件艰辛,但身体和精神都感应很充分,还交到了异国异乡的朋侪。我们感应很快乐。”
兰州石化是有妄想、有组织地开展国际职业手艺培训,把国际职业手艺培训作为工业生长的唯一炼化企业。凭证外洋项目的需要,中石油外洋勘探开发分公司已派遣外方职员87人在兰州石化公司举行实习、培训。
在集团公司人事部、国际部及外洋勘探开发公司的指导下,兰州石化充分使用在炼油装置开车、生产保运、检维修、手艺效劳和职员培训方面的优势,借助外洋相助项目,从产品输出、手艺输出、劳务输出方面拓展外洋营业,为建设“外洋大庆”目的做出了起劲孝顺。
2013年3月,兰州石化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公司签署了《外洋油气营业战略相助框架协议》,建设了更周全的对口支持和战略相助关系。相继制订出台《外洋项目用工治理划定》《外洋项目治理划定》《外洋项目职员薪酬福利待遇治理步伐》和7个现运行外洋项目治理步伐等制度,起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外洋项目和职员治理的制度系统。从项目的开发、实验、历程控制、核算兑现,职员的选拔、培训、体检、外事治理、待遇、人身意外危险危害提防、社保及住房公积金缴纳、职员轮换、地方病防治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的划定,实现了外洋员工闭环治理,对项目顺遂运作起到包管作用。
兰州石化有用开展外洋职员的储备、选拔、轮换、培训等事情,在职员轮换、轮换回国职员安顿、外洋职务聘用确认、手艺判断、休假治理、特种作业取证等事情及备员准备和培训方面形成一套高效的对口支持治理制度系统。17年来,有3000多人次有过外洋事情的履历,先后加入了外洋4个国家7个项目,有400余人恒久在外洋事情,在外洋事情员工最多时抵达近千人,为实验“千人外洋妄想”涤讪优异基础。
为了包管外洋事情职员的身体康健,兰州石化组织建设了完善的疟疾病防治系统。从职员选派时就建设了严酷体检制度,出国前凭证所去的地区差别,选择地方病预防疫苗注射。为解决外洋事情职员回国后发病时的治疗,兰州石化起劲和CNODC业主单位协调,把石化总医院东区内科作为中石油在兰州地区疟疾病防治定点科室,并联系CNODC专门培训了防治疟疾病的医生、护士和磨练员,为医院配备了试纸和药剂。
为了规避危害,兰州石化又组织给外洋事情职员统一购置了人身意外危险及疾病包管,并将此项事情的一样平常治理规范化、制度化。
“三外”一体行天下
早在2004年,兰州石化就将原两兰(兰州炼油化工总厂和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的对外营业整合,建设了集“外经、外事、外贸”于一体的国际事业公司。形成了国际事业公司—人事处—二级单位三环相接的外洋项目派员模式。
2009年国际事业公司凭证尼日尔炼厂项目需要提出职员需求妄想,人事处凭证内部对口支持的模式,由二级单位选派项目所需的及格职员借聘给国际事业公司,由国际事业公司派往尼日尔项目部。关于二级单位由于选派对口支持职员后造成的缺员,实验“缺员增补”。
“缺员增补”的渠道主要有三个:一是通过对“三高”装置的关停并转举行转岗增补。二是通过从二三线招聘部分员工经培训后增补。三是从昔时新增职员(主要是大学结业生和高职生)中给予倾斜性增补。由于派往外洋项目事情的职员收入较高,员工小我私家起劲性高,但派员单位起劲性不高。制订“缺员赔偿”制度,凭证单位派出职员职级和数目,凭证人工费标准的40%举行“缺员赔偿”,调动了派员单位起劲性。
为确保派出职员专业对口、包管有力、轮换有序,兰州石化将尼日尔炼厂派员使命剖析,实验内部对口支持。兰州石化炼油厂有107名员工。其中,正科岗位3人、副科岗位1人、专业手艺岗位7人、操作效劳岗位96人。炼油厂认真选派切合条件的职员,同时准备选拔和培训下一轮轮换备员。兰州石化将101名机、电、仪三修职员剖析到维达公司、动力厂和电议事业部等三个单位。同时,将尼日尔炼厂90名机关治理职员、销售和计量职员,按治理职能和专业剖析到包括机关在内的各相关单位对口支持,由国际事业公司统一治理。所有职员实验同岗级按期轮换。电站、催化重整、装置职员接纳3年轮换制,其他装置实验2年轮换制。员工回国后与海内职员按同级同岗交流。这不但解决项目事情职员在外洋事情中晋级、晋职后回海内事情不被认可的后顾之忧,并且完善了轮换系统,包管对口支持的可一连性。
在外洋艰辛情形中生长起来的手艺、操作及治理职员在专业手艺提高的同时,团结相助、受苦耐劳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体现。现在,兰州石化派出职员中有许多人已成为苏丹炼厂、化工厂的手艺主干或认真人。20余人在兰州石化或集团公司其他单位走上了副处级以上岗位,790名员工经由了外洋项目培训,有530人具有外洋事情履历。
兰州石化通过职员“走出去”周全开展外洋营业相助,不但辐射发动了工程建设、开工开车、生产保运、炼厂维磨练、手艺效劳和职员培训等全工业链“走出去”,并且发动了催化剂、机械仪表等装备产品出口。
2009年5月,兰州石化与苏丹喀土穆炼油有限公司签署了129万美元(870万元人民币)的手艺效劳条约,主要对厂区、生涯区的地物、地下动力管线、电缆等,举行数据收罗、数字处置惩罚、信息治理系统建设事情。系统建成后,苏方参考兰州石化动土治理模式举行动土治理、地下水走漏检测、侵蚀检测等事情。苏丹作为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实时举行管网走漏普查有着起劲意义,加速了苏丹炼厂的苏丹化历程。
2012年,兰州石化和尼日尔炼厂关于“炼化企业综合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炼化企业地下管线走漏检测手艺”等手艺举行了交流。2013年和2014年,兰州石化继续向乍得炼厂、尼日尔炼厂等外洋炼厂推介地理信息在炼化企业应用手艺,地下管网走漏检测手艺等。兰州石化催化剂厂起劲维护和开发外洋市场,实现优势互补,2014年出口外洋催化剂产品凌驾5000吨,累计出口1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不乏西欧蓬勃国家。
别的,兰州石化还为外洋炼厂提供特阀刷新、职员培训、ERP咨询等营业,出口营业拓展到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苏丹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外洋营业已成为兰州石化公司的一项特色营业。
古老的尼罗河,见证了兰州石化职工的勇敢和顽强;奔腾不息的黄河,纪录了兰州石化人的生长和艰辛,正是依赖自力自主的拼搏精神,共和国宗子在非洲大地上树立起了中国石油炼化品牌的丰碑。
责任编辑: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